科学家获得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216_2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 (cryo-EM)技术,首次获得了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CNG channel)在通道开放状态下的高分辨率(3.5 Å)的全长结构。这个结构的解析为了解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的门控机制、离子通透和疾病机理提供了全新的关键实验证据。

2017年1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离子通道药物研发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完成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e of a eukaryotic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以长文(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在著名科学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上。

我们能够看到色彩缤纷的世界,闻到千奇百怪的气味,都需要一个将外界的光学信号和气味化学信号转变为生物电信号的过程。这一过程中,CNG通道起着关键的信号转换的作用。在感光器中,光子激活感光色素,降低细胞内环鸟苷单磷酸(cGMP)的浓度,关闭CNG通道,最终导致细胞膜超极化。在嗅觉感受神经元中,气味分子激活嗅觉受体,增加胞内环腺苷单磷酸(cAMP)浓度,打开CNG通道,导致细胞膜去极化。CNG通道一旦功能失常就会导致视觉和嗅觉系统疾病,比如部分或完全失明和色盲。虽然过去对CNG通道的大量研究使我们对其有了深入的了解,但CNG通道的功能/调控的精确蛋白结构基础一直不为人知。因此,获得CNG通道高分辨率蛋白结构对于研究CNG通道的离子通透,门控机制和致病突变导致的通道功能失常及其引起的相关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首次获得了秀丽隐杆线虫CNG通道结合cGMP的开放状态的3.5 Å分辨率的三维结构。这一结构揭示CNG通道有一个不寻常的类电压感受结构域(VSLD)。通道蛋白C端连接体(C-linker)连接S6跨膜区和环核苷酸结合结构域(CNBD),并且和VSLD及孔道结构域(pore domain)直接作用,形成所谓的“门控环”。此“门控环”是介导环核苷酸结合所引起的CNG通道开放的关键结构。CNG通道的离子选择性过滤器是由谷氨酸的羧基侧链和三个羰基氧构成的环排列而成。这一研究工作是首次获得真核生物CNG通道高分辨率全长结构,揭示了有别于其它通道的新的结构特征,比如独特的三级和四级结构和特殊的类电压感受结构域。这些标志性特征揭示了胞质中的功能结构域是如何与跨膜结构域相互作用的,为CNG通道缺失电压依赖性提供了依据,为了解环核苷酸门控机制提供了结构基础,为致病突变导致通道功能失常的原因提供了线索。这一研究不仅是CNG通道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更广泛离子通道领域的重要进展。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20819.html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实现分子间相干偶极耦合的实空间直接观察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利用纳腔等离激元增强的亚纳米空间分辨的电致发光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单分子水平上对分子间偶极耦合的直接成像观察,从实空间上展示了分子间能量转移的…

    2016-04-03
  • 科学家克隆杂交水稻不孕基因

    水稻是自交作物,人类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传统的方法是依靠自然突变和人工选择获得对当地自然和栽培环境具有良好适宜性的优良水稻品种,或者改良栽培技术。后来人们发现水稻也具有杂种优势,但是其特殊的花结构导致…

    2016-12-22
  • 科学家建立化能固碳梭菌基因编辑系统

    糖基原料一直是工业微生物发酵的主要碳源。然而,由于资源和成本的因素,需要人类不断探索以新的更为廉价的原料配以高效的重组微生物来合成大宗化学品和燃料。一碳气体(如CO和CO2等)是重要的碳资源,其来源广泛,…

    2016-06-24
  • 科学家发现海洋“蜜蜂”

    近日,科学家在洋底的生态圈第一次发现像蜜蜂一样的授粉生物。 像陆地上的植物一样,海底的草也是通过花粉进行繁殖后台。生物学家一直认为,海底植物是通过水来完成他们的基因传播,但是最近的发现改变了这一看法。…

    2016-12-05
  • 科学家提出植物miRNA和抗病基因共演化模型

    植物依靠多种机制抵抗微生物病原体,其中NBS-LRR类抗病基因尤为重要。但该基因家族过高表达也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病基因的表达受小RNA的控制。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基因组学实验室联合美…

    2016-08-23
  • 新型生物正交反应

    (据北京大学)上个世纪末,为了突破传统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局限,化学生物学家开始尝试利用外源化学反应解决生物学问题,并于2003年提出了“生物正交反应”的概念。人们开始寻找那些可以在生物体系中特异进行的外源化学…

    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