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建立化能固碳梭菌基因编辑系统

W020160623628075798428糖基原料一直是工业微生物发酵的主要碳源。然而,由于资源和成本的因素,需要人类不断探索以新的更为廉价的原料配以高效的重组微生物来合成大宗化学品燃料。一碳气体(如CO和CO2等)是重要的碳资源,其来源广泛,包括大型石化、冶炼企业的废气,由含碳物质如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质等气化制备的合成气(syngas)等。因此,构建能够高效利用一碳气体的固碳微生物并发酵转化为目标产物,将为解决全球资源和能源问题开辟一条新路,对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扬氏梭菌Clostridium ljungdahlii)是目前极少数接近工业应用的固碳微生物,可利用CO和CO2高效合成乙醇,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遗传操作系统尚不完善,分子元件尤为匮乏,因而无法被有效设计和改造。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姜卫红研究组的黄鹤博士等研究团队成员在顾阳研究员的指导下,首先筛选鉴定了在C. ljungdahlii中适用的异源强启动子,以用于有效驱动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来源的Cas9蛋白以及向导RNA在该菌中的表达,并以此避免了使用其内源启动子所存在的非特异性重组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多个关键基因的测试,证明该系统可有效识别和切割靶序列,继而快速完成目标基因的删除,五天可完成,效率达到50%-100%。此外,通过在无选择压力下的传代培养,突变株中的外源质粒可以迅速消除,从而用于后续的基因操作。

该基因编辑系统成功克服了现有扬氏梭菌遗传操作方法的不足,给这一重要工业固碳菌的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并为后续建立更多的精细分子操作技术奠定了基础。该工作于6月8日在ACS Synthetic Biology杂志发表,题为“CRISPR/Cas9-based efficient genome editing in Clostridium ljungdahlii, an autotrophic gas-fermenting bacterium”。

上述研究得到了科技部863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以及中英合成生物学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synbio.6b00044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噬菌体的切离可应对环境温度的变化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晓雪研究员领导的团队近日在环境微生物生态学权威杂志《The ISME Journal》发表论文“Cold adaptation regulated by cryptic prophage excision in Shewanella oneidensis”,首次发现Shew…

    2016-08-14
  • 生命可以在像火星一样的环境下生存

    在智利北部阿塔卡玛,罕有的暴雨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微生物是如何在这种极限条件下生存的提供线索。

    2018-02-27
  • 法国奶酪的危机

    奶酪中的微生物对于将牛奶转化为凝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有人类筛选的发酵剂可能会导致一些传统奶酪品种,如蓝纹奶酪和卡芒贝尔奶酪,面临着濒临消失的威胁。 泰尔米尼翁 (Termignon)蓝纹奶酪是一…

    2024-01-20
  • 饮食习惯如何影响体内微生物

    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通过检测黑猩猩和大猩猩粪便中的细菌,揭示出我们体内的微生物菌群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这项研究提供的信息解释了这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近年来,有关肠道菌群的研究成为了…

    2018-05-08
  • 软饮料可以用于电池燃料

    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酶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的能量装置。与传统燃料电池相比,生物燃料电池除具有高效清洁、环境友好优点的同时,也具有来源广、操作条件温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独特优势。但是,生物燃料电池的小型化问题…

    2016-12-07
  • 年末科技成果总结,科大成果丰盛

    1. 潘建伟教授课题组通过对磁场的精确调控,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超低温度下基态分子与原子间的散射共振,向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学研究迈进了重要一步。 2. 路军岭教授等课题组设计出一种铂-氢氧化铁界面单…

    2020-01-07 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