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有效的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制成功

injection-ebola_1024

(翻译: Fankun; 编辑:Randy)

在西非,大量的临床终期试验证实,一种新的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制成功,它可以提供100%的有效率。

2014年几内亚埃博拉疾病大爆发,该疫苗尚未研制完成,但是该疫苗的到来可有效阻止埃博拉的进一步流行-公共卫生专家已经储存了300000支该疫苗以预防埃博拉病毒爆发流行。

该疫苗被称为rVSV-EBOV,在试验地区,它成功阻止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目前该疫苗制造商正寻求药品管理部门的批准,以便更广泛的应用。

“当下一场病毒爆发时,我们将不再是毫无防备了”世界卫生组织首席研究员Marie-Paule Kieny在纽约时报对Donald McNeil Jr说。

“我们的世界不能承受这个最后的传染病所带来的混乱和灾难”

在几内亚,埃博拉病毒感染事件仍偶有发生,研究者给予一种被称为“环状疫苗”的疗法。这意味着通过对有埃博拉接触史的高危人群给予该疫苗注射,不久即可控制疫情。

对照试验发现5837例试验人员,给予疫苗10天后没有一例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没有给予疫苗预防的对照组数千人有23例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这是个强阳性结果,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摆脱埃博拉病毒:rVSV-EBOV可以有效预防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它是一种流行最广泛的埃博拉病毒亚型,该疫苗对其他亚型无效。

研究者发现该疫苗可以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关节痛和头疼等。虽然该疫苗在疫情爆发期接种是有益的,但是在普通健康人群中接种可能还需推迟。

该疫苗由疱疹炎性病毒(对牛有害,而对人无害)和埃博拉病毒表面蛋白组成,它可以促使人体产生抗体。

目前该疫苗对小儿和易感染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的有效性正在研究阶段。疫苗的支持者希望在2017年底获得生产执照。

我们希望该疫苗或者类似产品在下一个疫情爆发时已经被投入使用。

“埃博拉给我们的国家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几内亚国家卫生安全机构主任KeÏta Sakoba说“我们很自豪该疫苗可以使其他国家预防埃博拉所带来的灾难,以免重蹈覆辙”

论文链接: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6)32621-6/fulltext

(据ScienceAlert.com)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肝脏免疫耐受而逃逸免疫攻击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学中心、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田志刚教授研究组在肝脏免疫耐受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揭示…

    2016-05-04
  • 科学家观察到单个艾滋病毒脱壳过程

    病毒脱壳释放遗传物质的过程是病毒侵染早期阶段的关键环节,对于脱壳过程的研究也将发现抗病毒治疗新途径。但是,相比较于病毒入侵的其它过程来讲,目前对于病毒脱壳的认识还很欠缺,特别是对脱壳过程发生的时空动…

    2016-06-18
  • 传染病 – 如何通过公共卫生预防其传播,保障人类健康

    长期以来 传染病 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直到上世纪初,人类一直没有有效治疗传染病的方法,通过卫生措施预防传染病是人类有效应对传染病的唯一法宝。184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公众健康法来应对当时的霍乱大流行。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坚守岗位,无怨无悔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2020-02-23
  • 乙型脑炎病毒的精细三维结构

    虫媒黄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包括寨卡病毒、登革病毒、日本脑炎病毒、黄热病毒等重要成员,主要通过吸血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 叮咬传播。尤其是近年来,虫媒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日益频繁,严…

    2017-05-09
  • 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调控蛋白SDC4抑制病毒复制

    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首先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相互识别,进一步激活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与此同时,宿主细胞通过多种方式负调节天然免疫反应的信号通…

    2016-06-15
  • 中国科学家揭示NPC1蛋白介导胆固醇转运和埃博拉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颜宁研究组与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研究组合作在《细胞》(Cell) 杂志发表题为《NPC1蛋白介导胆固醇转运和埃博拉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Niemann-Pi…

    2016-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