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观察到单个艾滋病毒脱壳过程

W020160609546905714271病毒脱壳释放遗传物质的过程是病毒侵染早期阶段的关键环节,对于脱壳过程的研究也将发现抗病毒治疗新途径。但是,相比较于病毒入侵的其它过程来讲,目前对于病毒脱壳的认识还很欠缺,特别是对脱壳过程发生的时空动态机制鲜有了解。最近,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崔宗强组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先恩组合作,实时动态观察到单个艾滋病毒的脱壳过程,揭示了病毒入侵细胞时基质蛋白、衣壳蛋白、病毒核酸等不同层次、不同组分逐级顺序解离过程和时空机制。武汉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等机构参与了这项研究。

由于病毒脱壳是一个复杂精巧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瞬时分子事件,该团队首先建立了艾滋病毒多色荧光标记和活细胞内单个病毒实时示踪分析方法,动态可视地追踪病毒脱壳过程。利用金属钌有机配合物([Ru(phen)2(dppz)]2+)、双砷染料(FlAsH/ReAsH)、和荧光蛋白(EGFP/ECFP)分别对病毒的基因组RNA、衣壳蛋白CA和基质蛋白MA进行荧光标记,构建了具有良好侵染能力的双色和三色荧光标记病毒颗粒。结合活细胞内单颗粒示踪技术,对单个艾滋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时的解离脱壳过程进行实时、动态、可视化分析,揭示了艾滋病毒在侵染宿主细胞后60-120分钟期间,病毒基因组、衣壳蛋白和基质蛋白以一个类似于“火箭升空逐级分离”的模式动态顺序解离。基于药物抑制和统计分析,发现病毒解离脱壳过程的时间和效率会受到细胞因子CypA和病毒逆转录过程的影响。

该研究为国际上首次实现活细胞内单个艾滋病毒脱壳过程的实时动态解析,对深入理解艾滋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开发新的抗病毒途径提供思路。所建立的病毒多色标记和单病毒脱壳示踪技术,也为研究其它病毒脱壳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技术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已在高影响力期刊ACS Nano在线发表。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基金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6b02462 

(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港大:新型抗体有望治愈艾滋病

      由香港大学(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爱滋病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串联双价广谱中和抗体(bi-specific bNAb),可有效抑制所有测试过的爱滋病病毒株,并促进清除人源…

    2018-04-29
  • 100%有效的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制成功

    (翻译: Fankun; 编辑:Randy) 在西非,大量的临床终期试验证实,一种新的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制成功,它可以提供100%的有效率。 2014年几内亚埃博拉疾病大爆发,该疫苗尚未研制完成,但是该疫苗的到来可有效阻止埃博…

    2017-01-02
  • 视频 | 世卫组织:遏制疫情挽救生命比发论文申专利更重要

    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当前发表期刊论文、申请专利或谋取利益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遏制疫情,挽救生命。总干事称,疫情暴发考验着各国政治、金融及科学方面的团结,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分享经验。

    2020-02-12
  •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肝脏免疫耐受而逃逸免疫攻击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学中心、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田志刚教授研究组在肝脏免疫耐受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揭示…

    2016-05-04
  • 人工合成杆状病毒获得成功

    合成生物学技术作为21世纪的一门新兴生物学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病毒的人工合成为深入揭示病毒的本质和功能,以及病毒的遗传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以往,对病毒人工合成的探索主要…

    2017-05-07
  • 科学家揭示人肠道病毒抑制NF-kB信号通路新机制

    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是清除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NF-kB信号通路作为一种经典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汉中研 究团队在人肠道病毒调控NF-kB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