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时代的人类存在远距离物质交换

水洞沟第2地点不同燧石原料类型
水洞沟第2地点不同燧石原料类型

最新一期《人类考古学期刊》(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课题组对水洞沟遗址群研究的新成果。

人类行为的变化可体现古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应对环境变化时的决策。石器原料是石器时代的重要资源,对原料利用的研究可以从原料采集、开发利用程度两个方面反映古人类适应行为的多样性。李锋博士等通过对水洞沟第2地点不同文化层位(第1-5文化层)古人类对原料利用方式的分析,分辨出水洞沟第2地点古人类对原料利用的历时性变化。结合相关的环境背景,该项研究重建了水洞沟第2地点古人类的流动组织模式及其原因。

李锋等认为,第2地点古人类主要采用沿本地河谷线性流动的方式利用资源,但在环境相对恶劣的时期,本地资源密度的降低可能激励古人类通过相对较远的觅食或者交换行为来补充本地资源的不足,这反映在石器原料上便是此时出现了远源的原料类型(如非本地的优质燧石)。同时,以水洞沟第2地点的石器原料和流动性研究为基础,研究人员对中国北方简单石核石片技术流行的原因做了推测性解释。

该项研究以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中的经济学视角理解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时间分配、食物资源获取三者间的关系。沿河谷迁徙移动的流动组织模式预示古人类多利用河谷资源(如以河流砾石为石器原料),此时,食物资源与原料的分布基本重合,对石料高投入的利用方式并无优势,而权宜的原料利用方式具有经济优势,故而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低程度的石器加工等较为流行;并且沿河谷的线性流动模式使得人群之间的交流比网状流动模式的人群低得多,信息间的交换较少,可能大大降低了技术革新的速率。

水洞沟第2地点原料利用的研究是水洞沟课题组取的又一项新成果,为我们以生态学视角理解古人类的行为变化提供了启示。该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古脊椎所特殊学科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8416516300484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水洞沟遗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于1923年被发现及发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再进行了多次发掘,截至2014年,该遗址发掘次数达到6次。水洞沟遗址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被誉为“东方史前考古的摇篮”。1988年,水洞沟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wikipedia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地下泉水养育了生活在干旱东非的古人类

    东非裂谷系的古人类演化和扩散模式受地下水的可用性影响。该研究表明地下水以天然泉的形式提供淡水来源,发挥着缓冲气候多变产生的影响的作用…

    2017-05-31
  • 亚马逊雨林里2000多年前的古城

    在厄瓜多尔的乌帕诺河谷发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城市聚落遗址,这些遗址的规模、组织、年龄、长久存在以及位置让南美考古学家感到十分惊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教授斯蒂芬·罗斯坦(Stéphen Rostain…

    2024-02-08
  • 中外科学家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

    2016年5月2日,《自然》(Nature)杂志以ARTICLE的形式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冰河时期的欧洲人群历史”(The genetic history of Ice Age Europe)。文章第一作者付巧妹…

    2016-05-05
  • 中国河南发现国内最早骨质工具

    一顿羊蝎子大餐之后,一大桌子的骨头,它们还有什么利用价值? 在史前狩猎-采集社会,古人类接触最多的资源之一就是各种动物的骨头,有他们自己啃过的骨头、有凶猛的肉食动撕咬留下的、还有自然死亡遗弃在荒野的。 …

    2018-03-28
  • 中国贵州发现古人类化石与哺乳动物群

    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化石证据是探讨和解决现代人起源理论问题的关键。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凌霞课题组在《人类学学报》第35卷第1期发表文章,报道了在贵州省毕节市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伴生哺乳动…

    2016-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