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浙江杭州发布“十大突破性技术” 榜单,包括mRNA 疫苗、GPT-3、数据信托、锂金属电池、数字接触追踪、超高精度定位、远程技术、多技能 AI、TikTok 推荐算法、绿色氢能。

据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已发布20年。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缅怀 | 中国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据中国“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发布的通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委员、副会长黄大年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8日13时38分在长春逝世,享年58岁。 正值壮年期而殁,对于一位具有学科领导地位的科…

    2017-01-09
  • 科学史:Feynman的科研思路解读

    这位生于纽约皇后区的“魔术师天才”,被认为是绝顶聪明且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从科研生涯之初就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从不同的文章里,你会经常看到Feynman宣扬他的学习方法:学习新东西最有效的方法是去教…

    2018-05-16
  • 中国首座ADS铅基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达临界

    12月23日10点17分,我国首座铅基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启明星Ⅱ号”首次实现临界。该装置是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DS专项的支持下,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历时四年联合研制成功…

    2016-12-27
  • EarthArXiv: 地球科学领域的预印本服务

      提起预印本,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第一印象可能就是arXiv,这项服务最早于1991年创建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里,现今位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已收录了150余万篇物理、计算…

    2019-04-23
  • 真话已成稀有,我们都忘了他是什么味道

    这是成都七中一名语文老师,在昨天网校高三年级学生开课时的开学致辞。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要撒谎,讲真话。然而,真话像山珍野味一样,已成为稀有物种。多少人肯花钱尝试野味,引来各种疾病,却不曾尝试讲真话,且要…

    2020-02-12
  • 科研圈也有马太效应,不是科研成果而是经费资助

    有名的科学家愈来愈有名,相对地也能够累绩更多的名声与资源

    2018-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