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研究表明, 穿山甲 不太可能是 新型冠状病毒 的中间宿主

通过对马来穿山甲所携带的病毒数据进行分析,云南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 穿山甲 所携带的病毒与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相近,但相似性只有91.02%,远远没有达到中间宿主所要求的99%或以上相似性,因此认定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而是新冠病毒的可能潜在自然宿主。

马来穿山甲特征图
马来 穿山甲 特征图 。来源:大自然保护协会

同时香港大学的研究团队,也发现穿山甲携带的病毒与新冠病毒的序列相似性约为85%~92%。而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最新修正的相似度也仅为90.3%。

以上这些研究所使用穿山甲均为走私的马来穿山甲。而分布于中国华南中菊头蝠是另一个潜在的自然宿主。对于未来追踪中间宿主的方向,云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建议应集中到与这两个潜在自然宿主有交叉分布的动物上。

参考文献:
1. Zhang, T., Wu, Q. and Zhang, Z., 2020. Probable Pangolin Origin of SARS-CoV-2 Associated with the COVID-19 Outbreak. Current Biology.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0.03.022
2. Lam, T.T., Shum, M.H., Zhu, H. et al. Identifying SARS-CoV-2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Nature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169-0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清华大学首次解开新型冠状病毒真实的三维结构

    据清华大学新闻网报道,1月21日,该校生科院李赛实验室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高清三维影像。在纳米尺度的图像上,病毒平均直径约为100纳米的新冠病毒像一颗奇异的星球,表面分布着硕大的、可以自由摆动的刺突蛋白“触手…

    2021-01-26
  • 乙型脑炎病毒的精细三维结构

    虫媒黄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包括寨卡病毒、登革病毒、日本脑炎病毒、黄热病毒等重要成员,主要通过吸血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 叮咬传播。尤其是近年来,虫媒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日益频繁,严…

    2017-05-09
  • 科学家揭示人肠道病毒抑制NF-kB信号通路新机制

    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是清除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NF-kB信号通路作为一种经典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汉中研 究团队在人肠道病毒调控NF-kB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2016-03-22
  • 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调控蛋白SDC4抑制病毒复制

    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首先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相互识别,进一步激活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与此同时,宿主细胞通过多种方式负调节天然免疫反应的信号通…

    2016-06-15
  • 科学家观察到单个艾滋病毒脱壳过程

    病毒脱壳释放遗传物质的过程是病毒侵染早期阶段的关键环节,对于脱壳过程的研究也将发现抗病毒治疗新途径。但是,相比较于病毒入侵的其它过程来讲,目前对于病毒脱壳的认识还很欠缺,特别是对脱壳过程发生的时空动…

    2016-06-18
  • 新冠病毒最终会变成普通感冒病毒?

    据 生命科学前沿 公众号,2021年1月12日,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对地方性人类冠状病毒(HCoVs)的免疫学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发现机体内阻断感染的免疫反应在迅速的减弱,而减少疾病发生…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