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
- 
        
        法国新发现的化石揭示的五亿年前生物多样性据CNRS,研究人员在法国南部的黑山山脉山麓近年来发现了一处罕见的奥陶纪化石沉积物,这个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五亿年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前所未有的证据。这个发现地点位于卡布里埃尔(Cabrières),是一个地质学家和业… 
- 
        
        周口店化石揭示貉的演化新谜团貉(Nyctereutes)是犬科土著动物,特有于东亚地区,其形态和生态行为独特。具有较强的杂食倾向,下颌发育有特殊的次角叶,四肢和尾巴短粗,体型介于浣熊和犬之间。貉可在冬季蛰眠,这在犬科中极为罕见。它也是犬科… 
- 
        
        恐龙研究的开端:巨齿龙之谜两个世纪前,当英国斯通斯菲尔德采石场出土了一具巨大的爬行动物骨架时,它需要一个科学上的命名。事实上,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初,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巨大、奇异的骨骼化石引起了欧洲… 
- 
        
        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3月12日,“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在南京发布。 十大进展包括以下成果: 基干兽类听觉和咀嚼器官模块式演化分离节点;古基因组揭示中国南北方人群迁移与混合历史;澄江动物群“章氏麒麟虾”的发现揭秘… 
- 
    最新测年结果显示,早期现代人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晚于5万年现代人的起源、扩散和地理分布是国际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非洲起源说”和 “多地区进化说” 是现代人起源与扩散两个相对立的主要假说。“非洲起源说”认为现代人从非洲走出,大约5万年后到达东亚和东南亚,…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并不善于游泳最初1912年出土于埃及的棘龙,被认为现今发现最大的肉食性恐龙,体长大约12米,体重可达4-8吨,被称为水中的怪物,一直被认为其是水生霸主,但最新研究表明并非如此,它可能只是生活在水岸。 研究人员通过摄影测量… 
- 
        
        新物种白垩光萤科在缅甸琥珀中发现据中国科学报 报道,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联合捷克帕拉茨基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中山大学开展合作,从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个叩甲总科的新科——白垩光萤科,这一新类群的发现对… 
- 
        
        科学家在南非发现200万年前人类头骨据BBC报道,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南非发现了一个罗百氏傍人的头骨,罗百氏傍人是直立人的近亲,而直立人被认为是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这将为人类进化提供了更多数据。2018年,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南非约翰内斯堡… 
- 
        
        来自远古白垩纪的琥珀 化石 ,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龙?中美加科学家团队在北京宣布,他们在缅甸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一只有史以来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 化石 。胡冈谷地的鸟类琥珀包裹体较为丰富,对了解鸟类演化帮助很大。尽管该标本尺寸很小,但它的牙齿比其他所有的古鸟类都多。眼骨的开孔(眼圈的内径)表明,眼齿鸟的活动模式为白天型。 
- 
        
        吃肉的恐龙牙口不好,几个月就要换一次七千万年前,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食肉性恐龙—马君龙(Majungasaurus),大约每两个月就要更换一次牙齿,这一发现震惊了研究人员。 实际上,马君龙的牙齿生长速度比其他食草性恐龙快很多,大约是2到13倍。这也反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