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琥珀中的恐龙

紫外线照射下琥珀的流线形态
紫外线照射下琥珀的流线形态

之前就有报道科学家在琥珀中发现了蚂蚁昆虫、和鸟的翅膀,如今研究人员又在琥珀中发现了动物——恐龙

《Current Biology》于12月8日在网上公布这一发现,本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科研人员的邢立达和加拿大科学家等合作完成。研究已经公布,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报》和《卫报》均对此作了详细报道。

科学家发现的化石实际上来自于非鸟恐龙身体的一部分——尾巴,而非全体。但是这段尾巴却非常珍贵,

“这些特征为羽毛发育的模型猜想提供了依据,证实羽枝融合形成羽轴时,就已经具有羽小枝了。”

研究人员都是从许多残存的证据里,不断探索,复原古代生物的形态、习性,并为生物演化机制和过程提供依据。

近日,邢立达做了场讲座,为公众讲解在琥珀中发现恐龙的历程。

虽然幸运的发现了这一恐龙化石标本,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基于目前骨骼形态,还无法判断伊娃标本是幼年个体还是成年个体。此外,它没有挣扎的迹象,也没有明显的皂化外观,很可能在被树脂包裹时已经死去;但标本又没有明显的腐败特征,说明它可能刚刚死亡,是一具相对新鲜的遗骸。至于伊娃标本的死因,目前还没法断定,自然死亡或被掠食者捕杀都不能排除,还需要进一步的详细研究

 

论文链接:http://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16)31193-9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发现长达35米的恐龙化石,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

      新发现的六只恐龙骨骼化石可能是曾经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这些化石是在阿根廷的同一巴塔哥尼亚采石场发现的,包括椎骨和肋骨骨骼,分别来自六只年轻的成年恐龙。这个物种被称为Patagotitan mayorum,它的体重…

    2017-08-13
  • 寻找生物大灭绝的线索

    白垩系-古近系(K/Pg)界线标志着新生代的开始,是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该界线记录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中五大灭绝事件之一,导致了海洋中菊石和箭石等生物的灭绝;同时,统治地球长达1.5亿年的(非…

    2017-05-23
  • 窃蛋龙胚胎新化石现于江西赣州

    窃蛋龙类是手盗龙类恐龙的一支,对于了解兽脚类恐龙的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年3月25日BMC Evolutionary Biology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课题组首都师范大学王烁等对新发现于江西赣…

    2016-04-05
  • 原隐翅虫揭示白垩纪昆虫与真菌相互关系

    昆虫与真菌之间存在漫长的相互关系。在众多昆虫与真菌的互作关系中,菌食性在昆虫中广泛存在,而在某些具备真菌“种植”能力的白蚁或切叶蚁中尤为显著。菌食性在鞘翅目昆虫(甲虫)中较为常见,包括多种取食真菌的方…

    2016-12-26
  • 梦中的史前巨鳄

    主龙类有时又被称为初龙类,原义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leading reptiles or ruling reptiles)”,这一类群包括人们所熟悉的恐龙、翼龙和鳄类等化石及现代动物。在最早的恐龙出现之前,各种原始主龙类已经是地…

    2016-11-27
  • 新恐龙蛋化石类型在中国甘肃被发现

    我国甘肃省早白垩世地层中,出土了大量恐龙骨骼以及恐龙足迹化石,但是至今未有蛋化石的报道。在新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蜀康和浙江自然博物馆谢俊芳等报道了发现于…

    201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