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畸形儿发生的原因

近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卫研究组发现自噬在支持细胞中参与外质特化结构的组装,支持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的缺失会导致畸形精子症的发生。该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16年3月17日autophagy杂志。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精子数量下降、活力降低、畸形率增加,处于大规模城市化过程401_154455_1中的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已飙升至10-15%。男性不育病因非常复杂, 许多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男性不育, 其中精子畸形是重要原因之一。体细胞-生殖细胞互作是精子发生过程中几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支持细胞(Sertoli cell)除了形成血睾屏障构筑精子发生的微环境以外,还通过外质特化结构等与生殖细胞之间交互作用参与精子头部特定形态建成。但是外质特化结构组装的分子机制还不甚清楚,研究人员发现支持细胞中自噬流被阻断以后会导致大量畸形精子的产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自噬在支持细胞中通过降解PDLIM1参与在外质特化结构的组装过程当中,而自噬相关基因在支持细胞中缺失以后会因为外质特化结构组装异常导致精子头部不能正确塑形,最终导致其育性严重下降。上述研究揭示了自噬通过调节细胞骨架组装参与支持细胞中外质特化结构组装的新机制,说明自噬与畸形精子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刘超为该文第一作者。该研究课题受到国家自然基金(31171374,31471277)和发育与生殖重大研究计划(2012CB944404)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5548627.2016.1159377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中国华北发现距今15.6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报道了距今15.6亿年前的、个体长达30 厘米以上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这是关于地球早期生命演化…

    2016-05-20
  • 科学家建立小鼠早期胚胎空间转录组图谱

    3月22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子刊《发育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禾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韩敬东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Sp…

    2016-03-23
  • 美科学家合成出迄今最简单生命形式

    由基因学先驱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领导的研究人员创造了名为Syn3.0的“最小化合成细菌细胞”,这是他们在2010年创造的曾得到广泛宣传的Syn1.0的后续成果。Syn1.0是首个拥有用实验室化学品从零合成出的脱氧核糖…

    2016-03-26
  • 中国科学家揭示胃癌耐药分子机制

    多药耐药基因MDR1过表达是造成肿瘤化疗耐受和肿瘤病人生存和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MDR1过表达的调控机制还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赵永良课题组利用胃癌为模型,在研究耐…

    2016-04-06
  • 小鼠精原干细胞体外减数分裂

    不育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困扰。男性不育约占人类不育病例的50%,由多种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所致,主要表现为生殖细胞缺失以及减数分裂启动、完成和单倍体发育异常。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精原细胞干细胞的体外培…

    2016-07-10
  • 科学家揭示染色质修饰涉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机制

    染色质修饰为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来调控基因的表达,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二者皆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陶永光教授课题组在研究…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