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
-
荒漠植物如何合理用水
荒漠植物大多拥有高度进化的水分吸收和运输系统,传统理论认为它们能通过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从沙土中吸收水分,向上传输到茎、叶,同时借助特殊的叶片结构减少水分的损失。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全球气候变化对沙漠先锋种分布格局和动态历史影响
地层学数据分析与研究能够揭示出亚洲内陆沙漠化-逆转过程与冰期-间冰期存在显著耦合关系,但该项研究尚缺乏大尺度植被和分子数据支持。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马…
-
气候变暖导致极地繁殖候鸟体型变小
红腹滨鹬Canutus 亚种(Calidris canutuscanutus) 每年在苔原带的繁殖地和非洲的越冬地之间迁徙。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出生在较为温暖的年份的滨鹬身体更小,因为它们出壳时间与食物高峰期不匹配。当这些体型较…
-
黄土高原不同生态治理方式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植树造林是重建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生态措施。在湿润地区,由于水分充足,利用植树造林的方法进行生态恢复通常被认为是合理的;而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受到很多质疑。众多研究表明,干旱地区植树造林…
-
地球变绿及其驱动因子
植被是生物圈的关键组成部分,对调节地球气候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作用。陆地植被生长对全球变化非常敏感。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气候变暖、氮沉降增加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因子,通过复杂的生物…
-
种间关系调控青藏高原树线的上升速率
树线作为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或纬度北界,被视为森林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敏感生态 指标。国际上普遍认为,树线上树木的生长主要受生长季低温限制,学者们以此为基础提出生长受限假说来解释树线形成机制。基于…
-
中国科学家揭示草食性和肉食性海洋鱼类对砷富集差异性的机制
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黎研究团队揭示了草食性和肉食性海洋鱼类对砷(As)富集差异性的原因,相关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主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2016, 50, 2413-2423)和Chemos…
-
鄱阳湖湿地适宜水禽栖息越冬吗?
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方面,维持和加强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监管与保护事关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的提高,典型湿地水禽生境质量及其健康状况也正引起学界的…
-
利用卫星影像研究温带荒漠植被分布
世界荒漠近1/3为温带荒漠,80%以上分布在中亚,其荒漠植被分布、盖度、生物量、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至今不明。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弛研究员基于MODIS卫星资料对中亚荒漠开展植被遥感研究,发展了…
-
为什么干旱季节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
尽管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常绿林,但它们的光合作用能力却呈现季节性变化。这种季节性变化尤为显著地体现在:干季时整个热带雨林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加。这种现象在学界多有争议,有些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热带雨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