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科大) 的研究团队发现人体自身的一种蛋白质,有机会发展成为有效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的新药物。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由科大理学院院长、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叶玉如带领。她领导的研究小组,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刘富友教授及浙江大学的张宝荣教授合作,发现一种称为白介素-33 (IL-33) 的蛋白质,能有效改善模拟阿尔兹海默症转基因小鼠的认知障碍和病理征状。是项突破性研究于香港科技大学进行,研究结果刚于本月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会严重削弱患者认知能力的渐进性脑退化病,至今仍然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的征状包括逐渐丧失记忆、推理和判断能力,以及降低活动能力。病理学标志包括在患者脑中有累积的淀粉样(Aβ)蛋白斑和神经纤维缠结。
IL-33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一种蛋白质。科大的研究团队首先研究罹患阿尔兹海默症风险较高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发现这些患者体内的IL-33功能异常。研究更发现注射IL-33对APP/PS1小鼠(即具有阿尔兹海默症病理征状的转基因小鼠)的认知功能产生了显著而快速的恢复效果。在短短一周内能够成功逆转APP/PS1小鼠的神经细胞通讯缺陷和记忆力衰退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连续两天注射 IL-33可以减少这些转基因小鼠脑中Aβ水平,从而降低淀粉样蛋白斑的沉积。
大脑清除Aβ蛋白的功能下降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病因之一。在病变条件下,IL-33会驱动小胶质细胞(脑内的免疫细胞)移向淀粉样蛋白斑,并促进对蛋白斑的清除。同时,IL-33也能够改变小胶质细胞的活性状态,降低脑中整体炎症反应的水平。炎症正是引致疾病恶化的重要因素。
叶教授说:「这项令人振奋的发现使我们对阿尔兹海默症这个既复杂又多病因的疾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为开发治疗这病症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将小鼠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
最近统计显示,全球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人口已达四千六百多万,预计2050年患者人数将会增加到一亿三千多万名。阿尔兹海默症主要影响65岁以上的长者,是引致长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为社会、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全球人口普遍老龄化,以及阿尔兹海默症患病率的急剧增加,预料将为不少国家的医疗设施和公共资源造成压力。
这个研究项目得到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资助局、创新科技署、何善衡慈善基金会以及国家科技部973计划的慷慨支持。
叶玉如教授于1993年加入科大,2005年晋升为讲座教授。她于2011年2月开始担任科大理学院院长。凭着杰出的学术成就,叶教授获得许多重要奖项,包括裘槎基金会优秀学者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她亦获法国政府颁授国家荣誉骑士勋章,并获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本月更当选成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论文链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6/04/13/1604032113.full
(香港科技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