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老还童不是梦?

转载自theguardian.com
转载自theguardian.com
(翻译:范坤; 编辑: Randy)

最近一项关于小鼠基因治疗的研究显示返老还童的可行性,但科学家认为要在人体上实现可能还需数十年。

皱纹,白发和全身疼痛是人体衰老的标志,我们通常认为衰老是一种必然的自然规律。但是最近科学家宣称衰老是可逆的。

该研究团队通过一项新的基因治疗技术,使小鼠表现为显著的返老还童的现象。通过进一步的连续治疗,小鼠显现出更年轻的容貌,更直立的脊柱,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统,更迅速的伤口恢复,及更长的寿命。

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胡安,为美国加州的拉霍亚的索尔克研究所(the Salk Institute in La Jolla)的研究人员,他认为“我的研究结果提示衰老可能不是一种必然的结果,通过细心的调治,衰老可能是可控的”

这项技术目前还不能立即应用于人体,且转化为临床可能还需十年时间。然而该研究结果认为对衰老的本身的治疗要比对老年病的治疗更有前景。

此研究同时也挑战了我们传统认为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观念。相反的,丰富了基因钟理论。该理论认为衰老的过程部分甚至大部分受基因钟控制。

研究并没有表明显示衰老可以完全消除,但是却可通过调节基因钟延长寿命。

“我们并不认为该技术会使人长生不老”,胡安说,“完全逆转衰老仍受条件限制,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延长预期寿命,更是增加预期健康值”

来自剑桥大学巴布拉汉研究所遗传学专家沃夫,认为该研究结果是“令人惊喜的”,他认为延长预期生命值是可以实现的,“这不是科幻小说”。

这项基因治疗手段基于先前研究“返祖”成热细胞的技术,例如使皮肤细胞逆转为有活性的干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这些细胞成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可以转变为各式各样的人体细胞,同时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所需“配件”。

最近的研究显示这项技术被应用于时钟细胞的逆转,该技术可以使时钟细胞更有活性,相反时钟细胞的功能将会消失。

沃夫进一步解释说,“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可以重置衰老时钟而从零开始,从零开始就是返回到胚胎阶段,但这可能并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因此你可能要问:要回到哪个阶段?”

这项治疗措施涉及四种相同的基因控制,致使皮肤细胞转换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小鼠的四种基因可受人工控制,当小鼠暴露于一种特殊的化学饮食环境时,该基因工程即可开启。

研究者使用这些技术尝试治疗小鼠的早衰症。早衰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它可以加速衰老,导致DNA损害,多器官功能衰竭同时大大缩短了寿命。

通过六周的持续性治疗,小鼠表现为更年轻的状态,皮肤和肌张力得以改善,寿命也延长了近30%。细胞学研究也显示损害的DNA也得以修复,同时细胞的电功能即线粒体功能也得到改善。

“这是第一次揭示基因重组可以影响动物的健康和寿命”,胡安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实验结果并未导致小鼠增加癌症的风险,表示这项治疗成功的逆转了细胞,而且不会使其逆转到干细胞阶段,即不会导致体内细胞的不可控的增长。

第一个严重遗传病的病人例如早衰症可能有潜在致癌风险,这还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据。“显然肿瘤危急是最重要的风险”沃克说

这项技术被用于小鼠但是还没能用于人类研究,因为需要人体转基因研究需要胚胎实验,但是胡安的研究团队相信通过药物治疗可以产生相同的基因效果。

“这些化学试剂可以做成乳膏或者注射液用于逆转皮肤、肌肉和骨骼”,胡安说,“我们相信十年后这种化学试剂将会用于临床”

这项研究已发表于科学杂志《细胞》上。

论文链接: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6)31664-6

(据TheGuardian.com)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美科学家合成出迄今最简单生命形式

    由基因学先驱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领导的研究人员创造了名为Syn3.0的“最小化合成细菌细胞”,这是他们在2010年创造的曾得到广泛宣传的Syn1.0的后续成果。Syn1.0是首个拥有用实验室化学品从零合成出的脱氧核糖…

    2016-03-26
  • 中外科学家发现在人成纤维细胞中实现定量神经细胞转分化的方法和作用机制

    2016年4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核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薛愿超课题组和付向东课题组的研究成果“Sequential regulatory loops as key gatekeepers for neurona…

    2016-05-07
  • “垃圾DNA”并不垃圾

    在基因组中,有一种到处乱跑的“捣蛋鬼”DNA序列,可以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被称为“转座子”。曾被认为是“垃圾DNA”的转座子,近年来被发现其实是基因组的巧妙设计。近日,我校水稻团队熊立仲课题组…

    2017-03-12
  • 猴群体遗传学平台RhesusBase PopGateway在北京发布

    (据北京大学)近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李川昀课题组与张秀琴研究员合作,发布了猴群体遗传学平台RhesusBase PopGateway,解决了非人灵长类研究中群体遗传学数据匮乏、研究平台不成熟等问题,建立了以猴为视角…

    2016-02-25
  • 提高油菜硼含量

    近日,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IF2014=6.96) 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油菜营养遗传课题组在甘蓝型油菜硼高效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该研究借助QTL精细定位与转录组分析克隆了油菜中一个硼高效基因BnaA3.NIP5;1。…

    2016-03-16
  • 科学家揭示Polycomb复合物促进转录的新功能

    3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赵允研究组以及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魏刚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A p…

    2016-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