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长的秘密

血管生长的两种模型
血管生长的两种模型

血管生长和重塑(remodeling)是一个持续发生的生理事件,它伴随了所有组织的发育、自稳态维持、为其输送所需的氧气和营养,对生物体内各组织的功能维持和病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成体内血管系统稳态维持和重塑的主要途径,它依赖于血管内皮干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stem cells, VESCs)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以提供新的内皮细胞,而血管内皮干细胞的身份属性尚未清楚。成熟血管的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和包裹在外的旁周细胞(pericyte)组成。现有的研究认为旁周细胞的来源是通过对间充质干细胞的招募。

7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艺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Stem Cells by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 C Receptor”。该研究成果首次发现多能血管内皮干细胞的身份属性,并发现了血管旁周细胞的新起源,挑战了现有的血管内皮系统的线性的谱系构成,更新了对血管成熟过程的现有认知。此项目为损伤血管的再生研究和病理性的血管增生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和治疗应用的靶点。

在曾艺研究员的指导下,博士后俞清在成体器官(包括乳腺、皮肤、视网膜)的血管中发现蛋白C受体(Procr)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富集干细胞,这群内皮干细胞能够在体内移植试验中重建新的血管,在小鼠体内的谱系示踪实验中形成新的内皮细胞,并且能够在股动脉血管损伤模型中建立新的有功能的血管,而Procr阴性的内皮细胞则没有以上能力。条件性杀伤Procr阳性内皮细胞延迟了视网膜血管及视网膜的正常发育。同样重要的是,谱系示踪实验证明Procr阳性血管内皮干细胞除了形成新的内皮细胞,还能够分化形成新的血管旁周细胞。这一发现更新了对旁周细胞传统的“招募”来源的认知,揭示了旁周细胞的新起源。该工作有助于了解血管再生的机理,为研究损伤血管的再生、病理条件下的恶性血管增生和组织旁周纤维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和治疗策略。

俞清博士为该文的第一作者,曾艺研究员为该文的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周斌课题组、生化与细胞所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与营养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持。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的资金支持。

论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cr/journal/vaop/ncurrent/full/cr201685a.html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干细胞转变成可以制造胰岛素的β细胞, 糖尿病 有望治愈

    由华盛顿大学医学暨生物医学工程教授Jeffrey Millman率领研究团队舍弃 糖尿病 的传统疗法,在患有糖尿病老鼠体内注射干细胞后,在两周内血糖值逐渐恢复正常水准,后续也可稳定维持约9 个月,有些更可稳定维持超过一年。但如果出现太多的脱靶细胞,就间接降低所需β 细胞的数量。

    2020-02-28
  • Genome Biology:上海交大团队在雌性生殖干细胞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Bio-X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雌性生殖干细胞表观遗传修饰谱的研究,发现了决定小鼠雌性生殖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一研究成果于2016年7月27日在Genome …

    2016-08-03
  • 中国科学家建立具有胚内和胚外发育潜能的新型多能干细胞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科学问题是如何在体外建立具有发育为整个生命个体能力的干细胞系,其代表性工作是多能(pluripotent)干细胞的建立。多能干细胞最重要的功能特性是能嵌合进入早期胚胎中并参与胚胎各个…

    2017-04-16
  • 干细胞“可变剪接”调控机制

    近日,干细胞领域国际著名刊物“Stem Cells”在线发表了厦门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徐秀琴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Rbm24 Regulates Alternative Splicing Switch in Embryonic Stem Cell Cardiac Lineage Dif…

    2016-06-11
  • 5-羟色胺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发育

    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HSPCs)是一群能自我更新并分化为各种成熟血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基于其重建血液系统的能力,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功用于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疾病。如何体外…

    2017-01-04
  • 科研人员发现膀胱癌干细胞起源的重要遗传学机制

    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细胞的发生、自我更新、耐药性和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干细胞(Bladder Cancer Stem Cells)的起源和遗传学基础目前仍不明确。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

    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