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首次尝试直接在人体内编辑DNA

近年来CRISPR 技术带领基因编辑研究飞快进步,试图改变基因来治疗相关疾病的实验也不在少数

美国科学家首次尝试直接在人体内编辑DNA

文/Mia

根据Associated Press报导,11/13在美国加州,一名患有韩特氏症候群(Hunter Syndrom,粘多糖症Ⅱ型)的44岁男子Brian Madeaux参与测试,透过体内基因编辑,试图一劳永逸地治好基因变异疾病。

本次疗程由Sangamo Therapeutics 公司进行,以点滴注入锌指蛋白及用来修正的基因,到达患者的肝脏处,并直接找到并切下欲修正的基因段落,再贴上正常的基因。近年来CRISPR 技术带领基因编辑研究飞快进步,试图改变基因来治疗相关疾病的实验也不在少数,然而基因编辑都是先在实验室编辑完成,再注入患者体内,尽管这个做法可以事先确保基因编辑正确以降低风险,不过仅适用于容易在体外编辑的疾病,而且有的效果无法持续;也有的新基因被身体当作多余的零件,无法准确控制插入DNA 的位置,甚至因此导致癌症。

锌指核酸酶技术是在CRISPR 风行前就存在的另一种编辑技术,这也是锌指核酸酶技术首次用在韩特氏症候群临床试验。韩特氏症候群患者一种用来分解特定碳水化合物的酶,若测试顺利进行,锌指蛋白就能在体内精准地剪下造成疾病的基因,并在正确的位置贴上新基因。

这次试验目标只需修正患者肝脏1% 的细胞即可,至于是否成功,三个月后就能见分晓。尽管目前动物试验相当乐观,不过以过去基因编辑的经验,变数很大,而且一旦出错就没有回头路。

不论结果如何,此试验都是基因疗法的一项创举,而对已经历姆囊肿、脊柱压迫矫正、疝气、胆囊、眼、耳等多达26 次手术的Madeaux 来说,他表示自己愿意承担风险,希望能帮助自己和他人。

 

本文来自InSide,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沙鸥科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臂丛麻醉后呼吸停止

    患者,男性,26岁,体重57kg,因外伤后右肩部疼痛活动障碍2小时来院,诊断为右肱骨骨折并脱位入院,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拟行右侧肱骨髁上骨折并脱位手法复位。术前访视无异常。入室后血压120/60mmHg、心率85…

    2016-07-30
  • 婴儿全麻诱导后急性肺水肿一例。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报道了一例婴儿在全麻诱导后发生急性肺水肿一例。通过总结抢救成功经验和发生原因分析,认为上呼吸道感染联合全麻药物的使用是导致该婴儿肺水肿并继发急性心衰的主要原因。救治措施主要是…

    2016-05-31
  • 阿司匹林的14种用途

    1 镇痛作用 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也不能排除中枢镇痛的可能性。对慢性钝痛有效,而对急性锐痛和剧痛无效。 2 解热作…

    2016-07-19
  • 母乳喂养不仅对婴儿发育好,对母亲的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

    母乳喂养不仅仅是对孩子有益。尽管以往的研究已经报道母亲可以从母乳喂养获得短暂的健康获益,像体重减轻和胆固醇、血压、怀孕后血糖水平的降低,但母乳喂养对母亲患心脏病风险的长期影响是不明确的。

    2017-06-26
  • 肿瘤医院实现国内首例乳腺超声远程会诊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发出了国内首例乳腺容积超声远程会诊报告,病人图像资料来自于佛山顺德民营美瑞乳腺专科医院,从当地医院完成病人的超声扫描到中大肿瘤医院发出会诊报告,总共的时间是1小时,真正…

    2016-07-06
  • 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鉴别要点

    不管是内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哮喘的病人,特别是围术期的病人,在受手术、麻醉等刺激时,更易引发哮喘发作。临床最常见的哮喘为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性哮喘,由于两种疾病临床症状相似,而治疗…

    201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