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植物miRNA和抗病基因共演化模型

mRNA_CMY_N_E_L_000b

植物依靠多种机制抵抗微生物病原体,其中NBS-LRR类抗病基因尤为重要。但该基因家族过高表达也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病基因的表达受小RNA的控制。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基因组学实验室联合美国圣路易斯唐纳德植物科学中心于8月10日在《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了植物抗病基因调控方面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由本校园林院蔬菜系的匡汉晖教授及唐纳德植物科学中心的Blake C. Meyers教授指导完成,第一作者为张雨博士。论文题为“The Diversification of Plant NBS-LRR Defense Genes Directs the Evolution of MicroRNAs that Target Them”。

在调查了70种陆生植物的抗病基因,并与大量的miRNA数据进行耦合分析后,研究者发现miRNA与抗病基因的多样性高度相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抗病基因的复制是产生新miRNA的重要途径,不同的miRNA通过靶向抗病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对抗病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表现出趋同进化模型。通过对miRNA和抗病基因靶标序列的分析,发现密码子上摇摆位点的碱基差异是导致miRNA多样性的原因。该研究提出的植物miRNA和抗病基因共演化模型,不仅揭示了miRNA对保持植物抗病基因平衡的机制,同时对植物基因家族和基因组进化提供了新的观点。

论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7512116

(据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发现RNA甲基化调控基因出核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及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杨运桂研究组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孙莹璞研究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组合作研究,揭示了m5C(…

    2017-04-23
  • 骨折损伤不用再担心,未来有望可以修复

    战争、车祸或是骨密度较低的老年人跌倒造成的骨折,都可能会因损伤程度过于严重而导致骨骼无法完全愈合甚至导致终身残疾。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寻找能够治愈骨折的方法。 现在,探索终于有了突破,研究人员们结合超声…

    2017-05-24
  • 中国科学家揭示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高精度三维基因组学图谱

    人类大脑起源于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其最显著的改变是大脑的认知功能,反映在脑容量的显著扩大和脑结构的高度精细化。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哪些遗传改变造就了人类大脑”是学界长期力图解决的科学问题。 所有器官包括…

    2021-01-28
  • 猴群体遗传学平台RhesusBase PopGateway在北京发布

    (据北京大学)近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李川昀课题组与张秀琴研究员合作,发布了猴群体遗传学平台RhesusBase PopGateway,解决了非人灵长类研究中群体遗传学数据匮乏、研究平台不成熟等问题,建立了以猴为视角…

    2016-02-25
  • 科学家揭示MLL家族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报道,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于2月18日以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该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雷鸣、陈勇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

    2016-02-20
  • 科学家发现“显老”基因

    为何有些人更显老,而有些人却能永葆青春?发布于Current B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首次从基因层面揭示了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与实际年龄差别很大的原因。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英国联合利…

    201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