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老年人长期暴露于微细悬浮粒子会增加癌症死亡风险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本地长者若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吸入或接

黄浙明博士
黄浙明博士

触与其他环境污染物混合的微细悬浮粒子,与多种癌症有关,并增加死亡风险。是此研究结果已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2016年4月的《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期刊(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内发表。

研究方法及结果

是次研究长达十三年,是全港首个就空气污染而引发本地长者患癌的项目。研究团队分析微细悬浮粒子(直径2.5微米或以下的粒子,简称PM2.5)与癌症死亡风险的关系。是此研究对象为66,820名65岁或以上长者,他们曾于1998至2001期间参与由卫生署举办的长者健康中心活动,团队跟进至2011年,并从死亡登记处获得参加者至2011年期间的死亡资料。此研究并运用固定空气污染监测站和卫星监控的数据,以便推算他们的居所位置之PM2.5浓度。

经剔除吸烟因素影响,研究发现PM2.5浓度每上升10微克,整体癌症死亡风险增加22%;上消化道癌症死亡风险增加42%;包括肝、胆管、胆囊和胰腺在内的附属消化器官癌症死亡风险增加35%。研究亦同时显示,PM2.5浓度每上升10微克,女性患上乳癌死亡风险増加80%,而男性患肺癌死亡风险亦増加36%。

研究意义

率领研究团队的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名誉副教授黄浙明博士指出:「这次研究的发现对公共卫生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为那些空气污染严重、但又缺乏相关研究项目的亚洲地区,提供了有力数据,以助制订相关的空气质素管理政策。」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学主任石国顺博士是此次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员,他指出:「长者若长期暴露于微细悬浮粒子,已证实其心肺疾病和肺癌的死亡率是与此有关,但很少研究会显示这与其他癌症的死亡率之关系。研究此项目正正是要得悉此污染物会否对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有同样的影响。」石博士补充:「飘浮于空气中的微细悬浮粒子,是由运输和发电等燃烧时所产生,当中包括碳氢化合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政策建议

石博士解释:「PM2.5和引发癌症之连带关系有可能是由于空气污染,而导致DNA修复功能受损、身体的免疫反应、发炎触发血管增生导致肿瘤蔓延等相关。至于消化器官,由于PM2 .5内含重金属,影响肠道微生物,亦可引发癌症。」

研究团队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PM2.5和癌症死亡之间的关系是否同样可在其他国家显现。根据现有科研证据显示,此类风险极有可能存在于其他城市,故此有必要尽早减低空气中PM2.5的污染物,从而改善空气污染,以保障公众健康。

石博士指出,愈来愈多新兴研究探讨由PM2.5及多种污染物而引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还警告,污染只是引发癌症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其他因素如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少运动,也可能是引致增加患癌风险的重要因素。

有关研究团队

此项研究由港大公共卫生学院名誉副教授黄浙明博士及科学主任石国顺博士领导,并与多位分别来自香港和英国,包括:香港卫生署、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学部,以及英国伯明翰大学卫生与人口科学学院的环境及公共卫生之研究员和医疗专业人员合作进行;并获英国惠康信托基金(Wellcome Trust)资助研究。

关于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港大公共卫生学院在公共卫生教育及科研方面成就卓越,历史悠久,并致力于改善人类健康。通过结合流行病学及大规模的研究室实验,以及对非传染病的疾病控制,学院对提升本地乃至国际的公共卫生及医疗研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港大公共卫生学院为顶尖科研中心,其研究范畴包括流行性感冒、传染病及非传染性之慢性疾病控制、控烟、改善空气质素、心理肿瘤学、健康服务研究、行为科学、生命历程流行病学、医疗经济效益、医疗服务规划及管理等,当中不少研究更获本地、国内以至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认同,纳入其公共卫生政策当中。

论文链接:http://cebp.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6/04/18/1055-9965.EPI-15-0626.abstract

(据香港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发明一种监测癌症发展早期的方法

      据BBC中文网报道,科学家最新发明了一种方法,将有助于监测到一些癌症的早期症状。 这种方法是将一个类似于痣的“传感器”植入皮下组织,通过这个传感器查看血液中的钙水平,因为血钙的浓度与某些癌症有关联。…

    2018-04-20
  • 新的研究揭示血癌是怎样“窃取”骨髓细胞的?

    10月5号一项新的研究揭示血癌是怎样窃取周围健康骨髓细胞的,这项研究有助于未来寻求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手段。 本研究者来自东安格利亚大学,由玫瑰树信托基金会和大型C慈善机构提供基金支持,结果发现健康的骨髓细胞…

    2017-10-12
  • 肥胖如何加重乳腺癌转移的?

    肥胖可以促使机体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到血液中,这些细胞因子能影响乳腺癌细胞的新陈代谢,导致癌细胞更具有侵袭性。海德堡大学医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和黑尔姆霍尔茨的科学家在《细胞代谢》杂志上做了一篇报道。该研…

    2017-10-27
  • 长期抽大量大麻会大幅提高罹患睪丸癌的风险

    新研究表明,重度吸大麻者罹患睾丸癌的风险上升约36%,不过这个意思并不是约三分之一的人都会罹患睪丸癌,而是一位男性原有罹患睪丸癌的基本风险将变为1.36倍。 此研究为综合型研究论文,共综合了25 份已发表的研究…

    2019-12-20
  • 科学家想利用改良的大麻来杀死癌细胞

    过去文献中曾记载,大麻裡的化合物大麻二酚(Cannabidiol;简称 CBD)能够有效治疗癌症症状,而现在更有最新研究发现,CBD 可望藉由攻击癌细胞来治癒癌症。 根据 TNW 报导,澳洲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

    2020-08-10
  • 吃番茄可以抗胃癌

    胃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癌症,与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饮食习惯有关,例如食用熏制和盐渍食物。 西红柿为世界各地人们所喜爱,是地中海饮食的主食。普遍认为吃西红柿可以降低癌症风险。已有实验表明各种番茄成…

    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