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史前巨鳄

梦境滨鳄(Litorosuchus somnii)复原图(陈瑜绘)
梦境滨鳄(Litorosuchus somnii)复原图(陈瑜绘)

主龙类有时又被称为初龙类,原义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leading reptiles or ruling reptiles)”,这一类群包括人们所熟悉的恐龙、翼龙和鳄类等化石及现代动物。在最早的恐龙出现之前,各种原始主龙类已经是地球上非常繁盛的爬行动物了,众多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错综复杂,历来是古生物学领域争论的热点话题。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除了某些鳄鱼之外主龙类基本上是陆地动物,直至200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贵州盘县首次发现海生类型的早期主龙类化石。近期,该课题组在云南富源地区再次发现此类化石,国际期刊《The Science of Nature》(原Naturwissenschaften)近日在线刊发相关成果。

据悉,该化石发现于三叠纪中期的石灰岩地层,近乎完整的骨架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半水生主龙类。这种动物长约两米,全身被甲,颈粗尾长,口中利齿参差,四肢短小壮硕并且具蹼,是史前近岸海洋环境中凶猛的掠食动物。研究显示这种动物属于非常原始的主龙类,并且与一个北美的罕见类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化石表明作为爬行动物演化的主干,主龙类在其历史的很早阶段就已经开始半水生的海洋生活了,同时也进一步扩展了对所谓“中生代海洋爬行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新发现的化石被命名为梦境滨鳄(Litorosuchus somnii), 意思是“梦境中海滩上的鳄形动物”。据项目负责人李淳研究员介绍,化石发现后不久的一个夜晚,他在睡梦中看到一条巨大的鳄形动物在海边漫步,于是便有了这个名字。

论文原文链接: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14-016-1418-4/fulltext.html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在缅甸的琥珀中又发现了鸟的翅膀

    继在在缅甸琥珀中发现蚂蚁,昆虫及其伪装行为后,科学家又一次在这种天然珍贵的小巧“水晶”中发现了鸟的翅膀,而且是和恐龙一个时代,以往科学家们从化石中只能看到这些古生物的骨骼,其形象都是靠想象绘制出来的,…

    2016-07-09
  • 寻找生物大灭绝的线索

    白垩系-古近系(K/Pg)界线标志着新生代的开始,是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该界线记录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中五大灭绝事件之一,导致了海洋中菊石和箭石等生物的灭绝;同时,统治地球长达1.5亿年的(非…

    2017-05-23
  • 世界上保留最长的恐龙行进道路

    2009年,古生物学家在汝拉山脉的一个法国村庄普拉涅(Plagne)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脚印,从那以后,科学家一直在忙于仔细挖掘现场,发现更多的轨道。巨大的恐龙图案共同组成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蜥脚动物轨道…

    2017-11-15
  • 吃肉的恐龙牙口不好,几个月就要换一次

    七千万年前,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食肉性恐龙—马君龙(Majungasaurus),大约每两个月就要更换一次牙齿,这一发现震惊了研究人员。 实际上,马君龙的牙齿生长速度比其他食草性恐龙快很多,大约是2到13倍。这也反映了…

    2019-12-01
  • 小个子恐龙如鸡,美颌龙类新物种在中国河北被发现

     11月26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北京宣称,他们在河北丰宁地区发现了一个美颌龙类新物种,对理解恐龙的演化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领衔,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

    2019-11-27
  • 窃蛋龙胚胎新化石现于江西赣州

    窃蛋龙类是手盗龙类恐龙的一支,对于了解兽脚类恐龙的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年3月25日BMC Evolutionary Biology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课题组首都师范大学王烁等对新发现于江西赣…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