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麻醉的方向–机器人超声引导小神经阻滞。

u=3423671401,3176925630&fm=21&gp=0你还在为达芬奇手术系统惊奇吗?达芬奇手术系统由于其更加精确,更小创伤,更加稳定,不会疲劳等因素成为未来手术操作的一个重要技术。同样,麻醉医师作为外科系统的重要分支,人为因素的缺陷也同样明显,开发和引进机器人麻醉系统同样重要。加拿大Hemmerling TM等的一项研究介绍了麦哲伦机器人系统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值得我们关注。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因其直观、并发症少的优势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麻醉医生的人为原因,操作时容易出现进针方向、深度偏离目标区,导致阻滞失败或增加神经损伤风险,加拿大 McGill university开发了麦哲伦麻醉系统,用于远程控制神经阻滞操作。通过对13例患者进行机器人系统下坐骨神经阻滞,发现注射到神经鞘膜下的成功率为100%,并且操作总时间位3-4min,比人工操作缩短了25秒。

该论文设计简单,虽然没有对机器人操作和人工操作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并发症等做比较分析,但是作为首例人体试验机器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系统,它为我们麻醉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我们相信远程控制机器人系统将会是麻醉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该论文作者Hemmerling TM来自于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麻醉科。

论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302984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张文宏:关于疫苗二三事

    今天接种疫苗第二针。宣传疫苗接种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全球的需求。 随着国际和国内的疫苗逐渐上市,全球协同抗疫逐渐拉开了帷幕。疫苗推进速度决定人类与新冠疫情对决的未来。 疫苗接种速度越快,就能有效控制疫情…

    2021-01-13
  • 克服坏习惯可能要从大脑开始

    大脑中一些少见的神经元可能调节着我们的习惯行为 无论是吸烟、夜晚睡眠障碍、还是咬指甲,尽管我们努力试图改变这些坏习惯,但是它们会一直存在。但是我们的大脑中是否存在一种神经元能够控制我们的习惯形成那?一…

    2017-09-17
  • 一种判断小儿气管插管深度的新方法。

    准确的气管插管深度是保证小儿成功通气的关键。目前主要是通过小儿的年龄,体重和身高相关的计算公式来判断插管深度。但是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能不能达到理想插管深度?有没有更加科学的判断插管深度的方法?德国小…

    2016-06-11
  • 研究显示1/4的女孩在14岁时会抑郁

    新的研究显示接近1/4的女孩和1/10的男孩在14岁时会发生抑郁。 利物浦大学和伦敦大学共同完成了这项研究。共纳入分析了2000-2001年出生的10000位孩子的数据信息。该研究时千禧年队列研究的一部分。 在孩子3、5、7、1…

    2017-10-21
  • 研究显示夏季和秋季更容易脱发

    《英国皮肤病学杂志》最新的一片研究揭示了季节和脱发的关系。作者采用谷歌趋势数据分析了8个国家的数据。结果发现夏季和秋季更容易脱发。 这项结果支持先前的研究,但是以前的研究多受限于小样本或者地理位置的同…

    2017-10-29
  • 视频:产妇的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分为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是把药物注射到硬膜外或蛛网膜下已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在我国剖宫产和分娩镇痛的产妇该技术应用广泛。本视频为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录制,意在对产妇和家属宣教椎管内麻醉…

    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