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纳米探针协同光热疗和化疗方法实现对肿瘤的治疗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侯仰龙研究团队开发了能被多重刺激调控释放药物的基于Fe5C2纳米颗粒的新型纳米探针,可协同光热疗和化疗方法实现对肿瘤的治疗,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Nano上。

该纳米探针可负载抗癌药物阿霉素,作为药物载体静脉注射入机体后,通过磁靶向到达肿瘤部位,药物释放效率能依靠肿瘤微环境pH值的不同以及材料本身的光热特性进行调控,同时也能通过MRI成像实现对治疗效果的实时跟踪,这将有助于医生根据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达到治疗时间、药物剂量的最优化组合,提高治疗效果。

光热疗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治疗癌症的方法,它是通过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热能而实现治疗;而MRI成像能提供高分辨的

Fe5C2纳米颗粒作为多重刺激药物载体进行肿瘤治疗的原理示意图
Fe5C2纳米颗粒作为多重刺激药物载体进行肿瘤治疗的原理示意图

图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侯仰龙研究团队采用一步法简便地制备出Fe5C2@C(碳包铁五碳二)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创新性地将光热和磁性这两种性能赋予了同一纳米颗粒。将它作为肿瘤治疗的基底,在外面包裹牛血清蛋白,提高其生物相容性,而后利用静电吸附效应负载阿霉素,成为具有治疗效用的药物载体。通过纳米颗粒本身的磁性以及在肿瘤部位外加磁场,该药物载体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肿瘤部位,同时可利用MRI成像实时监测整个过程。纳米颗粒通过胞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并进入溶酶体,因为pH值得改变,阿霉素会部分从药物载体上释放;当用激光照射肿瘤部位引起温度升高时,也会有部分阿霉素释放出来。此外,光热疗作为一种物理疗法,也能杀死肿瘤细胞。因此,通过调节光照时间以及强度,可以实现化疗与光热疗相协同的治疗效果。这种个性化治疗手段既提高了疗效又降低了副作用,从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来看,该纳米探针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除此之外,该研究团队还曾利用Fe5C2@C纳米颗粒设计出诊疗一体的纳米探针,通过抗体修饰,可具有主动靶向性,可用于肿瘤的热疗,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相关工作已经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

项目第一作者为工学院2010级博士生余靓,合作者包括307医院盛复庚博士、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林坚副教授和清华大学赵凌云教授等。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5b04706

(据北京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端起你的马克杯——常喝咖啡也能延年益寿

    长期饮用咖啡可显著增加寿命(图片来自网络) 在上周末举行的欧洲心脏协会会议上,西班牙Seguimiento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发现,饮用咖啡可以延长寿命。这项研究纳入了20000名西班牙参与人员。 这是一项观察研究,Nav…

    2017-08-31
  • Nature Medicine: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8大突破

    近日,Nature Medicine盘点了2016年生命科学七大领域(基因治疗、免疫疗法、传染病、癌症、再生医学、自身免疫疾病、神经生物学)的8大突破性进展。 (一)基因治疗领域 越来越精准(Keeping it precise) 精准的基…

    2016-12-23 科学观察
  • 数据显示,目前治疗癌症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常规放化疗

    选择看似比常规治疗癌症方法更先进的方法,可能会让你花更多的钱,而且死的更快。康涅狄格州耶鲁医学院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的治疗纪录时发现这一结果。 研究团队选择281名患有乳腺癌,前列腺癌,…

    2017-08-15
  • 避免大肠癌?——吃谷吃肉或许有讲究

    最新的一项文献荟萃分析研究发现,粗粮饮食可降低大肠癌风险。 由美国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共同研究的一项结果发现,每天进食谷类食品,例如全小麦面包或糙米饭可以将低大肠癌风险,并且随着谷类进食量的…

    2017-09-09
  • 中国科学家研发新型抗癌蛋白质药物干扰素-磷酯类高分子偶联物

    干扰素α(IFN-α)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癌症,但是其体内循环半衰期很短(4-8小时),需要每天或一周三次大剂量给药,副作用很大,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将IFN-α干扰素聚乙二醇化(PEGylation)后能够有效…

    2016-07-18
  • 科学家发明一种监测癌症发展早期的方法

      据BBC中文网报道,科学家最新发明了一种方法,将有助于监测到一些癌症的早期症状。 这种方法是将一个类似于痣的“传感器”植入皮下组织,通过这个传感器查看血液中的钙水平,因为血钙的浓度与某些癌症有关联。…

    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