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再生:白内障患者的福音

中国中山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报告显示,科学家在治疗白内障的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160309213038_eye_512x288_spl_nocredit

据统计,一半以上的致盲是由白内障这种眼睛晶状体出现混浊的疾病引起的。

为恢复视力,通常的做法是在眼中植入人工晶状体。

科学家现在使用开创性的方法,利用干细胞再生技术,在眼内长出新的晶状体,在中国成功地为儿童进行了白内障治疗。

英国专家形容这是再生医学领域的重大成果,令人“瞠目”,是“最优秀的科学”。

眼睛的晶状体就在瞳孔的后面,负责在视网膜上聚焦光线。

全世界有大约2000万人由于白内障而致盲,这种疾病在年长者中更为常见,尽管有一些儿童患有先天性的白内障。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使用超声波软化并破碎晶状体,然后把晶状体冲出。

随后,医生再在患者眼中植入人工晶状体。

但是,这样的手术往往会出现不良反应,尤其儿童更容易出现此类反应。

中国中山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使用的方法是,通过一个微小的切口取出混浊的白内障晶状体,但是保持被称为“晶状体囊”的晶状体外层完好无损。

晶状体囊上有很多的晶状体皮膜干细胞,具有修复损伤的功能。

科学家希望,保存这些干细胞会导致晶状体的再生。

这个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首先在兔子和猴子身上进行了成功的试验,然后又对12名儿童进行了试验。

在八个月之后,重新长出的晶状体达到了通常的尺寸。

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张康对BBC说,完整晶状体的再生,这是第一次。

张康博士还说,这些儿童的手术是在中国进行的,他们正在继续康复,视力正常。

张康博士指出,在这项技术用于标准治疗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

这项实验首先在儿童身上进行,这是因为儿童的晶状体皮膜干细胞更为年轻,更容易再生。

但是,大多数的白内障患者是年长者。

张康博士说,对较为年长者的试验已经开始,结果很令人鼓舞。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罗宾·阿里教授(Prof Robin Ali)说,这项成果令人“瞠目”。

伦敦国王学院干细胞科学家埃利克博士(Dr Dusko Ilic)说,这是迄今为止再生医学领域获得的最好的成果之一。

“这是最优秀的科学。”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7181.html

(据BBC)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中国科学家建立具有胚内和胚外发育潜能的新型多能干细胞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科学问题是如何在体外建立具有发育为整个生命个体能力的干细胞系,其代表性工作是多能(pluripotent)干细胞的建立。多能干细胞最重要的功能特性是能嵌合进入早期胚胎中并参与胚胎各个…

    2017-04-16
  • Genome Biology:上海交大团队在雌性生殖干细胞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Bio-X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雌性生殖干细胞表观遗传修饰谱的研究,发现了决定小鼠雌性生殖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一研究成果于2016年7月27日在Genome …

    2016-08-03
  • 美国干细胞交易及临床应用风险

    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是一项强制和掠夺性的商业性计划,医院常通过发薪日贷款和Shkreli-esque药品定价的方式向患者兜售干细胞。这些医院在售卖干细胞的同时也是在售卖危险,并且价格非常昂贵。干细胞常被用于脆弱和不易…

    2016-07-02
  • 小鼠精原干细胞体外减数分裂

    不育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困扰。男性不育约占人类不育病例的50%,由多种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所致,主要表现为生殖细胞缺失以及减数分裂启动、完成和单倍体发育异常。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精原细胞干细胞的体外培…

    2016-07-10
  • 科研人员发现膀胱癌干细胞起源的重要遗传学机制

    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细胞的发生、自我更新、耐药性和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干细胞(Bladder Cancer Stem Cells)的起源和遗传学基础目前仍不明确。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

    2016-11-17
  • Neurology:干细胞——“渐冻人”症的福音

    一项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进行的II期临床试验表明,将人类干细胞植入脊髓可能安全的进行。这项研究2016年6月29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医学期刊《Neurology》。虽然这项研究并非设计为确定治疗是否有…

    2016-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