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和云南东南部地区的下泥盆统埃姆斯阶产丰富的Ozarkodina属牙形刺,其中最为常见的是Ozarkodina prolata和O. midundenta 。前者于世界多处均有报道,后者目前仅限于华南地区。Ozarkodina prolata 和O. midundenta的Pa分子在形态上非常相似,以往学者经常将两者混淆,对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演化关系亦研究较少。另外,O. midundenta最初定义时在缺少Sa分子的情况下更是被归入Pandorinellina属中。该属与Ozarkodina的器官属的Pa分子均为spathognathodontan分子,主要区别在于Pandorinellina属Sa分子为具后齿片的diplodellan分子,而Ozarkodina属Sa分子为不具后齿片的trichonodellan分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卢建峰在广西横县六景剖面、天等把荷剖面和云南广南达莲塘剖面的埃姆斯期地层中详细研究了Ozarkodina prolata和O. midundenta的形态分异和演化关系,首次展示和报道了两者的Sa分子(均为trichonodellan分子),并基于此将midundenta由Pandorinellina属重新归入到Ozarkodina属中。对O. prolata和O. midundenta的定量分析表明,除齿片数量外,两者Pa分子的形态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都极其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为O. prolata齿片中部基腔上方的细齿分离,而O. midundenta这一区域的细齿则是融合的,其上缘更是形成一条直线。定性的形态分析则表明O. prolata和O. midundenta间的过渡分子可依据细齿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划分为两种类型。结合它们在华南地区的地层序列,O. midundenta可能是由O. prolata通过齿片中部基腔上方细齿的逐渐融合演化而来的。
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lcheringa,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3115518.2016.1101231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