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禄丰古猿于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于云南禄丰石灰坝,其生存时代为中新世晚期。自禄丰古猿化石发现以来,其与早期人类演化历史的相关性备受国内外古人类学家关注。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翠斌和赵凌霞从牙齿微观生长线深入探讨禄丰古猿的生长发育和季节性发育不全问题,完成的两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2016年2月出版的《人类学学报》和2015年11月出版的《人类学学报》。
牙齿是研究化石人类及其相关类群生长发育的重要材料,其生长发育能在形成与钙化过程中留下生长记录。牙釉质的生长是由牙尖向牙颈方向呈叠瓦状一层一层渐增形成,其釉质生长线在釉质内部表现为芮氏生长线,芮氏线延伸到釉质外表面表现为平行排列的釉面横纹。在不破坏化石的前提下,可通过普通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计数牙齿的釉面横纹。
研究人员运用数码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观察计数禄丰古猿齿冠唇侧面上的釉面横纹,根据釉面横纹条数推算出其牙冠形成时间,结果表明禄丰古猿前部牙齿牙冠形成时间长于原康修尔猿、南方古猿及人属成员,与蝴蝶禄丰古猿和大猩猩接近,而短于黑猩猩和猩猩。此外,研究发现禄丰古猿犬齿牙冠形成时间具有极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头骨、下颌和牙齿的形态二态性一致,本研究提供了禄丰古猿具有显著性别二态性的新证据。
带状牙釉质发育不全(简称LEH)反映了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遭遇到的生理性刺激(通常指营养不良和疾病等)。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分析禄丰古猿单颗牙齿LEH的罹患率,进一步证实了禄丰古猿具有高的LEH发生率,不论是牙齿比率还是个体比率均高于其他已报道过的中新世大型古猿、化石人科成员及现生大猿。同时研究人员还对齿冠保存完整的犬齿相邻LEH间隔周期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禄丰古猿牙釉质发育不全LEH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出现LEH的时间间隔为半年左右。研究人员推测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气候和栖息环境的季节性周期性变化可能是禄丰古猿牙齿带状牙釉质发育不全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与食物资源供给问题相关。
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的资助。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