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运行一年取得了系列成果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介绍,被称为“天眼”的中国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稳定运行一年来,已经观测服务超过5200个机时,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基于FAST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达到40余篇。

中国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运行一年取得了系列成果
中国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

另外,由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研究团队利用FAST探测到一例全世界仅有21例的快速射电暴重复爆FRB180301,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该重复爆的辐射具有非常丰富的偏振特征。这一观测对快速射电暴的辐射起源提供了新的信息,显示了磁层在快速射电暴辐射机制中的作用。该成果论文已于北京时间10月29日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正式发表。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地球风”可在月球表面生成水

    近日,山东大学“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攀登团队、空间科学研究院磁层与太阳风相互作用课题组和行星科学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多个单位科研人员,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空间物理、天体化学和行星光谱学),…

    2021-03-22
  • 中国科学家解密银河系外旋臂的分子气体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银河画卷”巡天研究团组利用青海观测站13.7m毫米波望远镜的CO巡天数据,首次比较完整地揭示了位于银河系第二象限处的外旋臂的分子气体结构,如图1所示。研究结果即将在美国的《天体物…

    2016-03-12
  • LIGO发表第三个重力波事件

    在2017年的1月4号UTC时间10:11:58.6,advanced LIGO观测到了第三个重力波事件。根据分析结果,这次观测到的重力波的两个黑洞质量分别约是32跟19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后的黑洞大小为49个太阳质量。

    2017-06-07
  • 在黑暗的宇宙中寻找明亮的恒星

    M型巨星位于红巨星的顶端,是最明亮的一类恒星。当恒星演化至接近生命轨迹的尾声时,它已经耗尽了中心核区的大部分氢,外部由一个巨大的氢包层构成,其半径延展至约215倍太阳半径那么大。“巨大的半径使得他们具有很…

    2016-07-10
  • 科学家在西藏首次发现银河系中的超高能宇宙线加速器

    高能宇宙线来自哪里?这是自宇宙线发现以来,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未解之谜,也被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列为21世纪11个最前沿的天文和物理问题之一。 而就在最近,西藏羊八井中日合作实验(ASγ实验)的最新成果,让人…

    2021-04-08
  • 天文学家发现原恒星质量外流中高速旋转的“子弹”

    恒星形成于致密寒冷的分子云核之中。观测表明,分子云核所携带的角动量通常比年轻星的自转角动量大5-6个量级。因此,在恒星形成与早期演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的角动量流失。但问题是,如此多的角动量是如何转…

    2016-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