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纳米材料辅助等温扩增方法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3月15日, 《英国皇家化学会评论》(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6, 45, 1738 – 1749)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夏帆教授课题组撰写的特邀评述论文。题为《纳米材料辅助等温扩增方法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The development of nanostructure assis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in biosensors)。《英国皇家化学会评论》是由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出版的重要学术期刊,是目前化学学科最具权威性的综述性学术期刊之一,2015年公布的影响因子为33.383,属于一级学科顶级期刊综合版。GA

该论文系统地介绍了DNA纳米结构和非DNA纳米结构辅助的恒温扩增反应的发展历程。根据靶分子和信号分子的反应比例,将恒温扩增反应分为三类:N:N,1:N和1:N2型扩增反应,极大地提高了生命分子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该文章第一作者为化学与化工学院2013级博士生段瑞雪。夏帆教授和娄筱叮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生命分析化学”随着生命科学发展及当今人类健康需求应运而生,其研究目标是以生命物质为研究对象,探究并提出生物分子检测的新原理、新方法与新技术,建立各种分析测试和分子识别的研究平台,为生命科学研究和人类健康提供有效的研究手段和测试方法,为新器件研制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然而,生命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体系,与疾病相关的生物分子具有浓度低、分子层次复杂、类似物和干扰组分多等特点,如何实现复杂体系中痕量生物分子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是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该论文是夏帆教授课题组继在《先进材料》上发表《限域孔道内功能化“双面神”结构环》,在《自然·亚洲材料》上发表《电和光信号的协同作用揭示纳米孔道的“洋葱”生长机理及其应用》后,在生命分析化学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据了解,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华中科技大学等各类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6/cs/c5cs00819k

(据华中科技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首次揭示细菌表观遗传修饰的协同与互作

    除DNA甲基化之外,细菌DNA的硫修饰也是细菌抵御外源限制性所装备的另一套全新的细胞防卫机制,然而彼此所防御的限制性是完全独立的。它们都能增强细菌抵抗外源DNA入侵的能力,但DNA甲基化修饰发生在碱基上,而DNA硫…

    2017-05-03
  • 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发现大脑“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农作物耐…

    2024-03-01 世烩
  • 非平衡态原始细胞模型探索生命起源

    虽然早在35-4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生命,但迄今为止人们仍然无法理解生命在原始条件下如何起源。基于原始细胞模型的研究为剖析生命起源的机理提供了可能。生命是动态的,所有的生命过程都需要能量参与;没有能量流…

    2016-03-08
  • 人类的选择影响了种马的演化

    人类在在近3000年前的铁器时代所进行的选择性繁殖可能是现代种马遗传DNA缺乏变化(这一特征在家畜动物中堪称绝无仅有)的原因。这一发现挑战了当前的认识,即现代马中母系DNA的高度多样性和父系DNA多样性偏低通常被…

    2018-04-19
  • 高智商和自闭症本是同源?

    《雨人》剧照 根据统计,在数以万计的受测人中,智商测验结果的差异有20%来自基因,其中与聪明基因关连性最明显的是造成自闭症特质的基因。 根据《中央社》,《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期刊发表的研究结果…

    2017-05-29
  • 科学家成功提取165万年前猛犸象DNA

    猛犸象,曾在非洲、亚洲、欧洲、北美广泛分布,是地球上曾出现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冰河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物种,然而,随着气候变化,适应寒冷气候的猛犸象逐渐减少,大约5000年前,最后一批猛犸象灭绝,也标志…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