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复制是确保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生命过程

参与DNA复制叉工作的许多酶(转自wikipedia)
参与DNA复制叉工作的许多酶(转自wikipedia)

DNA复制时因细胞内源因素或外界干扰引起的突变是肿瘤等多种重大遗传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积极的方面考虑,这些突变也是物种进化(例如,生物从海生到陆生的进化)的内在决定因子。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郑道琼课题组,在生物基因组稳定与进化相关分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巨大进展。近期,在国际顶级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题为《Global analysis of genomic instability caused by DNA replication stres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论文。

这项研究中,作者通过在模式生物细胞中降低DNA聚合酶的表达水平,模拟细胞在分裂失控或环境因子胁迫下引起的基因组复制压力。随后借助多种组学技术揭示了基因组在复制压力下发生的染色体畸变、杂合性丢失、大范围结构变异和点突变等事件及热点;证实了特定序列变异在细胞表型变化中的分子作用机制。

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首次从全基因组水平阐明了DNA复制压力对基因组不稳定及进化的具体影响及规律,进一步完善了物种维持基因组稳定与进化关系的相关理论。同时也为课题组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构建具优良性状的绿色工业菌株、挖掘海洋药物基因(簇),以及探索海洋环境因子波动和污染(海洋生物毒素和有机污染物)如何影响生物的分子进化等重要科学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论文链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6/11/23/1618129113/F18.expansion.html

(据浙江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发现RNA甲基化调控基因出核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及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杨运桂研究组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孙莹璞研究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组合作研究,揭示了m5C(…

    2017-04-23
  • 科学家揭示酵母在反应激活状态时三维结构

    2016年12月16日,生命中心施一公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为《酵母剪接体处于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结构》(Structure of a Yeast Step II Catal…

    2016-12-26
  • 棉花抗黄萎病的克星

    棉花黄萎病是由土壤病原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所引起的一种植物维管束病害。该病具有分布广,危害重,病原菌存活时间长,化学农药难于防治等特点。多年以来,棉花黄萎病严重威胁着棉花的…

    2016-03-10
  • 人类终于知道茶的味道为什么不一样了,科学家首次成功破译茶树基因组

    茶是自从公元3000年前世界上最为古老也是最为广泛饮用的含咖啡因软饮料,目前全球160多个国家的30亿人喝茶爱茶。茶作为最早饮料的可信记录可以推至公元前三世纪我国的商代;传说神农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神农氏因此被…

    2017-05-25
  • 人工合成杆状病毒获得成功

    合成生物学技术作为21世纪的一门新兴生物学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病毒的人工合成为深入揭示病毒的本质和功能,以及病毒的遗传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以往,对病毒人工合成的探索主要…

    2017-05-07
  • 蚊媒肠道内生菌群稳态的维持机制

    3月14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组在《自然 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 上以长文形式发表题为“蚊子C型凝集素维持肠道内生菌群稳态” (Mosquito C-type lectins maintain gut microbiome homeostasis) 的学术…

    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