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科学家证实了新的DNA结构

i-Motif-structure
i-Motif-structure

 

当谈到DNA结构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双螺旋,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提出来的。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科学家的新研究结果表明,DNA秘密并不仅如此,它的结构也并非如此单一。他们从人体活细胞中发现并证实了DNA另外一种像是“一团乱麻”(twisted knot)的结构形式,并将这种形式称之为“穿插变体结构”(intercalated motif [i-motif]  structure),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法国科学家发现的。但以前仅仅是在试管内才能见到,从未在活细胞中发现。

 

更多参考:https://www.sciencealert.com/scientists-have-confirmed-a-new-dna-structure-inside-living-cells-i-motif-intercalated

相关论文:Mahdi Zeraati et al. 2018. I-motif DNA structures are formed in the nuclei of human cells.Nature Chemistry. doi:10.1038/s41557-018-0046-3

延伸阅读:

二十世纪灰姑娘:DNA之谜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中外科学家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

    2016年5月2日,《自然》(Nature)杂志以ARTICLE的形式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冰河时期的欧洲人群历史”(The genetic history of Ice Age Europe)。文章第一作者付巧妹…

    2016-05-05
  • “垃圾DNA”并不垃圾

    在基因组中,有一种到处乱跑的“捣蛋鬼”DNA序列,可以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被称为“转座子”。曾被认为是“垃圾DNA”的转座子,近年来被发现其实是基因组的巧妙设计。近日,我校水稻团队熊立仲课题组…

    2017-03-12
  • 人类的选择影响了种马的演化

    人类在在近3000年前的铁器时代所进行的选择性繁殖可能是现代种马遗传DNA缺乏变化(这一特征在家畜动物中堪称绝无仅有)的原因。这一发现挑战了当前的认识,即现代马中母系DNA的高度多样性和父系DNA多样性偏低通常被…

    2018-04-19
  • 人工合成杆状病毒获得成功

    合成生物学技术作为21世纪的一门新兴生物学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病毒的人工合成为深入揭示病毒的本质和功能,以及病毒的遗传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以往,对病毒人工合成的探索主要…

    2017-05-07
  • 遗传学期刊大规模撤销中国论文

    据英国《卫报》报道,学术出版商Wiley旗下的《分子遗传学与基因组医学》(MGGM)期刊撤销了18篇来自中国作者的论文。经期刊主编与出版商协调,此次撤销被认为是因人权争议引发的最大规模学术撤稿事件。 撤稿声明指…

    2024-02-16
  • 科学家揭示染色质修饰涉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机制

    染色质修饰为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来调控基因的表达,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二者皆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陶永光教授课题组在研究…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