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分子调控的自组装方式构建新型的超低场磁探针

磁性纳米粒子在现代科学的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核磁共振成像、生物医药、催化、数据存储和环境保护等。通过调节粒子的尺度和几何外观以及分级有序自组装,可以获得磁性纳米粒子优异的特性,利用磁性纳米粒子间的多种相互作用,可以实现不同尺度下的多功能应用需求。因此,磁性粒子自组装结构的设计与调控已成为理解构效关系、提升相关材料性能的关键点和难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化学所的大力支持下,化学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利用超低场磁成像综合研究平台,在磁性多功能自组装体的结构设计与构筑、性能调控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

由于无需低温超导产生的强磁场环境,超低场磁成像成为磁成像的前沿研究领域。然而常规的磁探针不能满足超低场技术的要求,该实验室科研人员与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实验室合作,采用分子调控的自组装方式,构建了一个新型的超低场磁探针。通过将磁性纳米粒子的多功能性与单孔中空的结构特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其磁性能的调控和提升,并发展了一个集选择性封装、磁导航输送、可控释放于一体的智能生物医学平台。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可通过磁共振成像手段实时监控。这种自组装磁球用作智能纳米载药有望使癌症治疗可视化、更有效、更精准。相关结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采用分子调控的自组装方式构建新型的超低场磁探针

  磁性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单孔空心球的示意图

  与具有对称性结构的粒子相比,Janus微粒由于其独特的各向异性,在催化、载药、传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同时具有较为特殊的聚集行为,极易发生自组装,可用于模拟分子的自组装。而Janus微粒自组装的实际应用受限于单分散、量大、形貌可控的Janus微粒的制备。在最近的研究中,该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自行研制的液滴微流控平台,利用磁控诱导浸润调变的原理,制备出两亲性、磁响应、单分散的Janus微粒;并基于形貌各向异性、两亲性、外磁场的协同自组装模式,形成了一个大面积、两亲性的单层膜,可应用于智能涂层、防污表面及抗生物粘附材料。相关结果发表在Adv. Mater

  采用分子调控的自组装方式构建新型的超低场磁探针

   Janus微粒及其自组装的单层膜

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5b12149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506358/full

(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新技术降低纳米器件的成本

    来源: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半导体表面有序纳米结构阵列元器件性能优异,在材料、信息、新能源、环境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纳米压印技术、全息曝光技术、聚焦…

    2017-05-15
  • 使用表面配位修饰调控金属催化剂的界面电子结构

    据厦门大学,该校化学化工学院、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郑南峰、傅钢等课题组巧妙地运用了配位化学的概念,发展了利用表面配位修饰调控金属催化剂的界面电子结构的有效方法,大幅提高了铂催化剂的氢化催化选择性…

    2016-02-22
  • 科学家研究出精确合成一维纳米晶体新技术

    一维纳米晶体(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等)因具有独特的尺寸和形貌效应,在光学、电子学、光电、磁学、催化、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广泛。自然界中,这种各向异性生长的纳米材料不多,因此,如何按照人为的意愿设计制备…

    2016-11-30
  • 人类未来二十年最大的科技安全隐患

    就如同没有一种粒子名叫“量子”一样,也没有一种农作物能长出一种果实叫做“纳米”。要研究纳米安全,我们就先要确定研究的主体是什么。纳米,英语叫做nanometer,是一个长度单位,nano表示10的负9次方,因此一个纳米…

    2016-05-19 观点
  • 提高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载药性能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刊物《分析方法》(Analytical Methods)正封面刊发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新型功能材料化学”研究组硕士生黄沙平的“荧光纳米载药-控释体系”设计的研究论文:“具有高阿司匹林载药量和pH诱控…

    2016-03-19
  • 黑磷纳米薄片促进肿瘤治疗

    黑磷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晶体,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中密度最大、热力学最稳定以及性质最不活泼的一种。它是高聚的不溶性固体。它是用白磷在很高压强(12000大气压)和较高温度下转化而形成的[1]。 在黑磷二维材料的生物医…

    20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