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完好的模式标本TMP 2011.033.0001。Credit: Royal Tyrrell Museum.
(作者:FAFNIR)
相信热爱恐龙的各位应该都已经看到几个月前在媒体上看过那头保存状况近乎完美的结节龙(Nodosaurid)化石了吧!这具惊人的标本是由矿场工人绍恩芬克(Shawn Funk)于2011年在亚伯达省麦克墨雷堡(Fort McMurray)北方约30公里处的千禧矿场(Millennium Mine)所发现。并由皇家泰瑞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的技术员马克米契尔(Mark Mitchell)耗时五年才将这头恐龙以如此惊人的面貌将其从岩石中解放出来。
现在这头恐龙在稍早前已经被正式的被科学描述,并被确认为一个新的物种─米契尔北盾龙(Borealopelta markmitchelli)。属名由拉丁文的「北方」(borealis)和希腊文的「盾牌」(pelta)命名而来,借此描述其出土的地点与被完整保存下来像盾牌般的骨板。种小名则献给了锲而不舍将其从岩层中使它其重见天日的技术员马克米契尔。
这具标本保存了完整的头部、颈部、大部分的躯干和骶骨以及一对近乎完整的前肢,骨板(Osteoderm)的结构与软组织也一并被封存至今,其年代鉴定大约是在早白垩纪的阿普第阶(Aptian)。有趣的是,北盾龙出土的地层清水组(Clearwater Formation)是个海相地层,过去发现过不少蛇颈龙或鱼龙一类的海洋生物,所以这头倒楣的北盾龙很可能是因为遭遇洪水,而被一路带到海床并且快速地被掩埋于此。
结节龙是一群发迹于侏罗纪晚期,并生存直到所有非鸟类恐龙一并灭绝才消失的一类装甲恐龙。它们全身遍布骨板,且发展出宽阔的骨盆以支撑其身体的重量,可以说是恐龙世界中的装甲车。跟它们的近亲甲龙类(Ankylosaurid)不同的是,它们的尾巴末端并不具备有防御用的尾垂。但它们与甲龙类享有类似的生态栖位,并以低矮的植物为食。虽然当时全球都可以找的到结节龙一族的踪迹,但相较于牙齿特化更为进步的鸭嘴龙类(Hadrosaurid),结节龙碍于摄取食物来源较为单一的缘故,而显得在数量和种类上不及于其他的植食性恐龙。
即使是像犀牛般大小、且全副武装的米契尔北盾龙很可能也具备有反隐蔽(countershading)的体色来躲避其他凶残的大型掠食性恐龙。虽然科学家们并未能在这具标本上找到黑色素体以重建它原来的样貌,但古生物学家亚可维尔(Jakob Vinther)等人仍尝试着使用化学的方法,以加热的方式分解沉积在化石角质鞘与表皮上的分子。结果显示,米契尔北盾龙身上可能披着铁锈般的红棕色,并随着靠往腹部与身体侧缘的部分逐渐变淡,这次的研究同时也是首次尝试对如此大型的恐龙做出着色还原。
论文链接:Current Biology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