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发出了国内首例乳腺容积超声远程会诊报告,病人图像资料来自于佛山顺德民营美瑞乳腺专科医院,从当地医院完成病人的超声扫描到中大肿瘤医院发出会诊报告,总共的时间是1小时,真正是体现了“医疗+互联网”的优势与便捷。
“这个速度比在我们医院看门诊做超声检查的速度都快,而患者完全免除了奔波之苦,获得了国内顶级肿瘤医院标准化超声诊断结果。”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李安华主任笑着介绍。
2015年,国际著名的GE医疗开发了乳腺自动容积超声(ABUS),该设备扫描完成的图像可实现远程传输,即有了实现会诊的可能。GE医疗将中国第一家试点医院选择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只要技术员操作ABUS超声设备完成检查,即可将超声的图像传输到中大肿瘤医院超声科,由李安华主任团队完成会诊,并发出报告。
GE公司之所以选择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是基于超声专业团队在国内本专业严谨的声誉和致力于帮助基层医院提高超声诊断水平的一贯做法。而李安华主任本人是广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卫计委乳腺癌筛查专家组成员,近年来致力于在中国推广乳腺超声规范化诊断和基层培训。该科团队将国际通用的乳腺BI-RADS标准化超声报告系统(第五版)翻译,并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出版发行,为即将开展的“中国360万农村乳腺癌筛查”做好技术准备。
据李安华介绍,超声检查在乳腺、甲状腺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检查便捷快速且费用较CT、MR、PET-CT低廉,在部分疾病的诊断中成为医生与患者的首选,也成为国家层面推行乳腺癌筛查的首要手段。但问题是,超声医生层次差别很大,培训周期长,基层医院很难培养高水平超声医生。为了提高基层医院超声扫描、诊断技术,李安华主任借助广东省超声工程学会的平台,组织学会的技术骨干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到省内地市和县级医院传经送宝。几年的时间里,李主任几乎把所有的周末都用上了,足迹踏遍了20多个县市,每到一处,就被当地的超声医生围个水泄不通。但李主任后来发现,即使自己和学会骨干拼了命,也不能满足基层的强烈需求。而且,基层的超声医生稳定性差,一茬茬都得培训。那么,有没有可能建成一个区域性的、甚至是国家级的超声影像会诊中心,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对那些标化的超声采集图像进行会诊,然后发出质量可靠的报告?这样,既充分发挥了三级医院的技术优势资源,又帮助基层医院让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看病的梦想,将医改的号召落到了实处。
“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是深化医改的任务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像中大肿瘤医院这样的区域性三甲医院,应积极发挥自身作为大型公立医院的技术优势,推动优势资源下沉。”中大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介绍,自2009年起,中大肿瘤医院就开展了对邻近四个省份、八家地市级医院的帮扶,到目前,帮扶医院已扩展到六省十六家。具体的帮扶内容包括:帮助这些医院免费培养技术骨干;派出专家帮扶医院开展学术讲座、手术演示;派出医疗队到帮扶医院开展查房、指导手术;帮助与指导帮扶医院开展临床问题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等。而这些受援医院在经过1-2个周期的帮扶之后,肿瘤规范化诊断、治疗的技术力量明显提升,使当地老百姓收到了实惠。
另外医院每年开展面向地市与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各类专题培训近50场,万余名医护人员受益。徐瑞华院长说道:“在医改的浪潮中,大型公立医院要积极争当弄潮儿,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将好的技术积极向周边辐射,带动周边省份、地域的医疗技术,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点好事”。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