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是如何激发皮肤癌的?

紫外线是如何激发皮肤癌的?

科学人员揭露了紫外线是如何触发皮肤癌的。他们还发现一种阻止皮肤癌的方法:利用基因目标。

黑色素瘤是皮肤色素细胞的一种癌症,其又称为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瘤仅仅占所有皮肤癌的1%左右。但同时,黑色素瘤与大多数的皮肤癌相关性死亡有关。

黑色素瘤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但是多发生于男性的胸背部和女性的大腿部。其他常见的部位还有颈部和面部。

在美国2017年共有87110位患者被诊断为黑色素瘤。估计有9730位患者死于这种疾病。

虽然一些病人的黑色素瘤来自先前就存在有黑痣,但是大多数的病人直到现在都不知道黑色素瘤的来源。

这项新的研究由安德鲁怀特主持,其是来自纽约伊萨卡的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院的生物医学助理教授,结果发现当黑色素干细胞发生一定数量的基因突变时,它们就会变成潜在的致癌细胞。

这项研究发表在《细胞干细胞》杂志。

当暴露于紫外线时,黑色素细胞释放黑色素,后者是皮肤细胞从棕色到黑色转变的一种色素,它可以保护皮肤免于太阳光伤害。但是当阳光照射导致黑色素干细胞达到或超过基因突变临界值时,即可引起肿瘤。

“如果你皮肤细胞突变达到了黑色素瘤的程度,做任何事情均无大碍,除非外出活动和晒太阳”怀特博士说。“这种刺激给人的一般反应仅仅是皮肤变黑,而事实上,已经变成黑色素瘤”

他和他的同事同时还找到了一种预防突变的干细胞导致的黑色素瘤。

有基因缺失的小鼠均保持着健康

当暴露于紫外线时,皮肤表达一种叫做Hgma2的基因。当Hgma2基因表达时,它能够导致黑色素干细胞从毛囊的位置转移到皮肤或表皮,释放黑色素。

该团队应用了两组黑色素干细胞突变小鼠,以检测Hgma2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一组小鼠仅有基因突变,另一组小鼠既有基因突变又有Hgma2基因缺失。

所有的小鼠均暴露于紫外线环境,以达到足够的“晒黑反应”刺激。

具有干细胞突变和完整Hgma2基因的小鼠最终发展为黑色素瘤,然而基因突变和Hgma2基因缺失的小鼠却保持健康。

“我们有一个确切的机制,Hgma2,它可以被继续探索成为预防黑色素瘤的一种方法”——怀特教授。

虽然这项研究为我们带来很大希望,但是研究人员指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改善我们对Hgma2基因的理解。

原文链接:http://www.cell.com/cell-stem-cell/fulltext/S1934-5909(17)30368-5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想利用改良的大麻来杀死癌细胞

    过去文献中曾记载,大麻裡的化合物大麻二酚(Cannabidiol;简称 CBD)能够有效治疗癌症症状,而现在更有最新研究发现,CBD 可望藉由攻击癌细胞来治癒癌症。 根据 TNW 报导,澳洲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

    2020-08-10
  • 会传染的癌症

    (据纽约时报)尽管谈癌色变,但癌症也有“可取之处”。就算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止肿瘤的疯狂生长,癌最后也会和宿主同归于尽。恶性癌细胞从击败患者——和肿瘤科医生——的抵抗过程中学到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癌症的下一…

    2016-03-01
  • 新的研究揭示血癌是怎样“窃取”骨髓细胞的?

    10月5号一项新的研究揭示血癌是怎样窃取周围健康骨髓细胞的,这项研究有助于未来寻求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手段。 本研究者来自东安格利亚大学,由玫瑰树信托基金会和大型C慈善机构提供基金支持,结果发现健康的骨髓细胞…

    2017-10-12
  • 新型纳米探针协同光热疗和化疗方法实现对肿瘤的治疗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侯仰龙研究团队开发了能被多重刺激调控释放药物的基于Fe5C2纳米颗粒的新型纳米探针,可协同光热疗和化疗方法实现对肿瘤的治疗,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Nano上。 该纳米探针可负载抗癌药物阿霉素,…

    2016-03-04
  • 中国科学家研发新型抗癌蛋白质药物干扰素-磷酯类高分子偶联物

    干扰素α(IFN-α)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癌症,但是其体内循环半衰期很短(4-8小时),需要每天或一周三次大剂量给药,副作用很大,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将IFN-α干扰素聚乙二醇化(PEGylation)后能够有效…

    2016-07-18
  • 研究发现老年人长期暴露于微细悬浮粒子会增加癌症死亡风险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本地长者若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吸入或接 触与其他环境污染物混合的微细悬浮粒子,与多种癌症有关,并增加死亡风险。是此研究结果已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2016年4月的…

    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