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实现肿瘤持续生物自发光成像

W020160701565159138301体内外脂肪酸酰氨水解酶(FAAH)活属于丝氨酸水解酶家族,能降解人体内大麻素,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体内过表达FAAH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紊乱综合症,而治疗策略则是使用FAAH的抑制剂。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往往是慢性的和长期的,因此长期跟踪一种FAAH抑制剂的效果(或者FAAH的活性)显得十分重要。目前评价FAAH活性的方法需要取出小鼠组织、匀浆并用色谱的方法检测FAAH的降解产物,费时、费力并且不直接。正电子断层扫描(PET)可以对FAAH活性进行直接成像分析,但是PET示踪剂的半衰期不到2小时。生物自发光成像的方法已经被用于FAAH的活性检测,但是萤光素的半衰期不到30分钟,即使采用纳米包裹的策略,其半衰期也不超过5小时。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梁高林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Intracellular Self-Assembly of Cyclic D-Luciferin Nanoparticles for Persistent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of Fatty Acid Amide Hydrolase》。该文章报道了一种利用细胞内组装-解组装萤光素纳米粒子的策略,实现体内外脂肪酸酰氨水解酶(FAAH)活性的持续跟踪,并在构建有肿瘤模型的小鼠体内验证了其优异的肿瘤持续生物自发光成像效果(ACS Nano, 2016, DOI: 10.1021/acsnano.6b03412)。

梁高林教授课题组利用最近自己课题组发展起来的“智能”组装-解组装策略(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9700-9704;ACS Nano 2015, 9, 761-768;ACS Nano 2015, 9, 5117-5124),合理设计了一个潜在的萤光素小分子1,该分子进入细胞后立即组装成萤光素纳米粒子,在FAAH的作用下,纳米粒子缓慢解组装并释放出萤光素,实现对FAAH活性持续成像分析。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实现肿瘤内FAAH活性长达2.5天的持续成像,并且没有对模型小鼠产生毒性。该探针1有望用于临床,用于体内筛选FAAH抑制剂或者其相关疾病的诊断。

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后袁月和南京医科大学王富强博士。唯一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高林教授。

该项目研究得到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重要项目培育基金、合肥大科学中心、重点高校基础研究基金、博士后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6b03412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科学家揭示染色质修饰涉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机制

    染色质修饰为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来调控基因的表达,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二者皆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陶永光教授课题组在研究…

    2016-07-06
  • SUMOylation如何维持果蝇精巢干细胞稳态的新功能

    3月24日,国际学术期刊《发育》(Developmen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赵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UMO regulates somatic cyst stem cells maintenance and directly ta…

    2016-03-26
  • 中外科学家发现在人成纤维细胞中实现定量神经细胞转分化的方法和作用机制

    2016年4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核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薛愿超课题组和付向东课题组的研究成果“Sequential regulatory loops as key gatekeepers for neurona…

    2016-05-07
  • 活体动物中的生物正交新反应

    生物正交反应(Bioorthogonal reaction)是指能够在活体环境下进行的化学反应, 对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鹏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发展活细胞上的生物正交反应,并在…

    2016-05-18
  • 科学家揭示昆虫共生细菌传播机制

    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共生细菌。这些细菌与各类生物共生,并影响和调控它们的生命活动和生存状态。例如,人体内的细菌细胞数量是人类本身细胞的10倍,绝大部分都是有益细菌,许多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器官”,我们的消…

    2016-07-06
  • 研究人员发现畸形儿发生的原因

    近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卫研究组发现自噬在支持细胞中参与外质特化结构的组装,支持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的缺失会导致畸形精子症的发生。该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16年3月17日autophagy杂志。 目前,全世界范围…

    2016-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