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显老”基因

W020160510496857280699为何有些人更显老,而有些人却能永葆青春?发布于Current B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首次从基因层面揭示了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与实际年龄差别很大的原因。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英国联合利华集团联合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了一项皮肤感知年龄遗传因子的大型科研。在这个项目中,科学家共用了近十万人次反复评估了超过四千个人的面部高清照片,精确量化了每个人的感知年龄(即看起来的年轻年老的程度),并分析了近800万个DNA位点和感知年龄的关系。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感知年龄和基因之间的联系,发现带有MC1R基因特殊基因型的人看起来比其他同龄人平均

在鹿特丹人群队列中发现的与感知年龄相关的MC1R基因区域
在鹿特丹人群队列中发现的与感知年龄相关的MC1R基因区域

年老两岁。此发现有望迅速提高我们对感知年龄的理解。

MC1R基因是人类皮肤合成黑色素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其遗传缺陷可造成皮肤缺乏黑色素的天然保护功能,进而导致更多的紫外线光长期对皮肤造成多种损伤,还可能由此引发皮肤癌变。

“MC1R基因的黑色素合成功能只是其影响感知年龄的一小部分”,本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刘凡研究员指出,“数据显示MC1R基因的对感知年龄的作用并不受皮肤颜色、紫外线伤害和日照暴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说明MC1R还有其他的功能在起关键作用。目前已知由MC1R参与的细胞功能还包括氧化伤害、DNA修复和免疫调节,这些都可能是导致感知年龄变化的原因。”

刘凡研究员还指出,“此研究发现MC1R中的多个功能性等位基因通过复合杂合子的特殊方式相互影响而起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会用我们最新研发的方法针对复合杂合子在全基因组水平进行全面检测,期待能找到更多影响感知年龄的基因。”

论文链接 :http://www.cell.com/action/showImagesData?pii=S0960-9822%2816%2930184-1

(据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研究人员绘制环状RNA剪切图谱

    6月30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Genome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杨力研究组和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环形RNA研究的最新进展“Diverse alternative back-spli…

    2016-07-03
  • Nature Medicine: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8大突破

    近日,Nature Medicine盘点了2016年生命科学七大领域(基因治疗、免疫疗法、传染病、癌症、再生医学、自身免疫疾病、神经生物学)的8大突破性进展。 (一)基因治疗领域 越来越精准(Keeping it precise) 精准的基…

    2016-12-23 科学观察
  • 科学家发现蓝鲸和鳍鲸杂交的现象

    最新一项发表在《Conservation Genetics》的研究,通过对北大西洋蓝鲸基因组的测序发现,大约有3.5%的蓝鲸DNA来自鳍鲸。这一结果令科学家感到惊讶,尤其是所有研究中的蓝鲸样本都含有一定比例的鳍鲸DNA,表现出内…

    2024-02-12
  • 华中农业大学大学动物遗传育种团队GWAS算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月1日,遗传学主流期刊PLoS Genetics刊登了华中农业大学大学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算法研究方向取得的进展。 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的帮助下,更多的人类疾病和重要农业经济…

    2016-02-16
  • 为了子女健康,最好在40岁之前结婚生育

    米克•贾格尔爵士(Sir Mick Jagger)代表了一位作家所说的“大龄父亲”趋势。在他73岁时,他的29岁女友、芭蕾舞演员米兰妮•哈姆里克(Melanie Hamrick)为他生下了他的第8个孩子德沃罗(Deveraux)。 这位滚石乐队(Rolling …

    2017-05-24
  • 科学家揭示MLL家族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报道,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于2月18日以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该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雷鸣、陈勇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

    201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