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盆地发现福氏三趾马

甘肃临夏盆地发现福氏三趾马

福氏三趾马,来源:邓涛博客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丰富,之前的研究将其概括为晚渐新世巨犀动物群、中中新世铲齿象动物群、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以及早更新世真马动物群,尤以三趾马动物群和真马动物群的物种之丰富,保存之完好,闻名于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甘肃省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长期进行合作,研究临夏盆地发现的大量保存精美的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邓涛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生李刈昆以及古脊椎所、和政古动物馆的相关人员,对晚中新世高家山地点发现的三趾马化石及其伴生动物进行了详细研究,相关成果近期在线发表在Historical Biology期刊上。

本次研究对和政县高家山发现的三趾马颊齿以及头骨材料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比,将其鉴定为福氏三趾马(Hipparion forstenae)和平颊三趾马(H. hippidiodus),这是福氏三趾马在临夏盆地的首次发现。

甘肃临夏盆地发现福氏三趾马

临夏盆地高家山地点三趾马化石(李刈昆供图) 

除了两种三趾马外,此次在高家山发现的动物组合还包括稀有副鬣狗(Adcrocuta eximia)、维氏大唇犀(Chilotherium wimani)、林氏山西犀(Shansirhinus ringstroemi)、布氏真枝角鹿相似种(Eucladoceros cf. proboulei)、腔脊古麟相似种(Palaeotragus cf. coelophrys),以及长颈鹿科未定种(Giraffidae gen. et sp. indet.),加上之前报道的和政始柱角鹿(Eostyloceros hezhengensis)和霍氏原臭鼬(Promephitis hootoni),至少10种哺乳动物曾经在晚中新世高家山地点生存。

高家山的动物组合尽管与杨家山动物群共同拥有5个化石属种,但是因为福氏三趾马的出现,高家山地点的时代应该属于保德期。邓涛等2013年依据临夏盆地发育的沉积对我国新近纪的陆相地层再一次进行了系统划分和对比,认为保德阶底界与海相墨西拿阶一致,保德阶底界年龄为7.25百万年,而福氏三趾马的首现可以作为其生物标志。黑林顶地点与高家山地点直线距离仅2公里,古地磁研究结果显示黑林顶的化石层时代略低于保德阶底界。

尽管由于植被茂盛,难以进行地层追踪,但是高家山地点的海拔更高,考虑到地层连续且近于水平,高家山的化石层极有可能高于保德阶底界,使得其时代晚于7.25百万年。高家山地点在时代上介于温带草原向更加干旱草原的过渡阶段,山西犀通常被认为生活于开阔干燥的环境中,再加上三趾马和大唇犀的出现,高家山的古环境最可能为开阔草原,但同时存在小的灌木丛供给始柱角鹿和真枝角鹿。

本次研究将和政始柱角鹿的出现时间后移至7.25百万年之后;而之前被认为仅在灞河期出现的维氏大唇犀,其生存时代延长,可以在临夏盆地幸存至保德期;同时,布氏真枝角鹿相似种的地史记录也同样延长,并且丰富了晚中新世鹿类化石的多样性;林氏山西犀的出现,则进一步证实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山西犀的繁盛。

论文链接: http://www.tandfonline.com/eprint/WeFrv2vaJBPEaxj2uIvq/full
(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文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沙鸥科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古代类鸟恐龙的现代羽毛

    本周《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介绍了一种来自中国的新种有羽恐龙,它是已知最早的具有不对称飞羽的伤齿龙(一种类似鸟的手盗龙类)。不对称飞羽是与飞行演化相关的一大重要创新。 徐星、Michael Pittman及同事从…

    2017-05-05
  • 4.1亿年前水中掠食者

    2016年6月3日,美国《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课题组卢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高精度CT扫描技术,他们对4.1亿年前的掠食鱼类箐门齿鱼的精细脑腔结构进行详细研…

    2016-06-07
  • 蓝田动物化石保存新属种

    埃迪卡拉纪是后生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化石记录能为深入认识这一科学问题提供重要的依据。然而,埃迪卡拉纪后生动物几乎都是软躯体的,它们的化石记录会受到埋藏和降解作用的严重影响。加之该时…

    2016-07-07
  • 中德科学家发现昆虫纲化石新目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杨星科研究组与德国昆虫学家合作,发现了产自白垩纪缅甸琥珀(约一亿年前)的一个昆虫纲化石新目:奇翅目Alienoptera,成果已在线发表在Gondwana Research。动物所博士白明为第一作者,…

    2016-03-18
  • 1亿年前古木化石揭示气候变化

    辽西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因产出带毛恐龙和早期被子植物等化石而闻名于世,但对该生物群中保存有解剖构造特征的木化石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仅报道5属6种)。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员领导的研究…

    2016-04-04
  • 新疆中泥盆世发现具过渡演化特征的微小真叶植物

    该植物茎干纤细,最大茎干的宽度还不足2mm,植物具有至少三级分枝,主枝交互着生有特征明确的二级枝,二级枝短小,着生有成对的三级枝。该植物的繁殖部分短枝全部位于繁殖枝的一侧,繁殖小枝末端着生有1-4对长纺锤形的孢子囊

    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