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记录青藏高原的扩张

峨眉山记录青藏高原的扩张
青藏高原东缘及研究区地质简图

近年来,青藏高原东缘因其陡峻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地质情况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南部,是雅安峨眉褶皱带向东楔入成都平原的前缘。此前对于高原东缘构造变形过程以及年代学的工作主要都集中在藏东缘北段龙门山地区,但对高原东缘南段峨眉山地区的构造地质及年代学研究程度不高。因此,详细解析高原东缘北、南两段的构造变形样式,对比讨论其构造演化过程,厘定其主要构造事件的时代对全面认识新生代以来高原东扩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提斯研究中心孟恺博士后与其合作导师王二七研究员,以川西峨眉山的隆升机制及年代学为研究切入点,对雅安峨眉地区的构造变形样式、变形机制进行了详细剖析,进而对比讨论了高原东缘北、南两段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高原向东的侧向挤出致使东缘北段的龙门山地区发生大规模山体隆升并形成一条狭长的北东南西向逆冲断裂带,而在雅安峨眉地区则形成一个低海拔、宽缓的褶皱带。该褶皱带最东端的峨眉山的快速隆升发生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5-20 Ma),相较北段龙门山地区滞后~5 Ma。这一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过程不仅在空间上具有不均一性,而且时间上具有穿时性。

以上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地球科学期刊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论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7912015300973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粉尘对青藏高原北部河流水化学的显著影响可追溯到8Ma

    临夏盆地 青藏高原北部隆升被认为是亚洲季风-干旱环境耦合系统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我国西部广泛发育的风尘沉积被认为与青藏高原北部隆升过程密切相关。现代高原北部干旱区河流水化学研究表明春季沙尘暴是影响…

    2017-04-19
  • 视频 | 印度和欧亚大陆从东向西先后发生碰撞?

    地球表面被分成十二块,其中印度板块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山,但是至今仍有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印度与亚洲大陆的碰撞时间一直是国际地学领域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 在西构造结巴基斯…

    2017-01-19
  • 气候变暖危害青藏高原草地稳定性

    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立的大型增温-控水实验平台 植物群落生产力的稳定性(年际波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群落稳定性主要与物…

    2017-05-16
  •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起

     《地球档案》系列之《探秘青藏高原东北缘》  

  • 藏南冰湖记录冰川活动

    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冰川不断的倒退或前进,因而冰川的活动则记录的气候的变化活动。 藏东南地区是中国季风温冰川分布中心区之一,该地区冰川正经历剧烈退缩。然而较长时间尺度上冰川变化的记录和原因分析研究不足。…

    2016-06-22
  • 棕榈化石的发现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并没有那么早

    今天棕榈虽然分布较为广泛,但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他们不怎么耐寒,尤其是幼苗。但是,最近科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达4600米的地方却发现了棕榈的化石,这为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

    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