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米机电系统实现声子的相干操控

news_1482803450_0643纳米管由于其良好的电学性能、优异的力学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机电系统(NEMS)的相关研究,在质量、微力、气体、位移等物理量的测量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地,碳纳米管谐振器的机械模式和单分子磁体、单电子电荷以及自旋等物理量具有较强的耦合,可以用来探索纳米尺度物理现象,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量子传感器件。在量子信息领域,纳米谐振器中的声子可以保持较长的相干时间,可以保持相干进行远距离的传输,是一种良好的飞行量子比特,被认为是量子数据总线的候选者之一。

碳纳米管中两个机械模式的强耦合
碳纳米管中两个机械模式的强耦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机电系统(NEMS)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固态量子芯片组郭国平研究组与清华大学姜开利研究组等合作并成功实现了两个串联碳纳米管谐振器的强耦合、碳纳米管谐振器中两个模式的强耦合,并利用这种耦合实现了声子的相干操控,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Lett. 16, 5456 (2016),Nano Lett. 17, ASAP (2017))和《纳米尺度》(Nanoscale 8, 14809 (2016))上。

围绕探索声子作为量子数据总线这一目标,郭国平研究组开展了多机械振子长程耦合方面的研究,并在碳纳米管机械振子上首次实现了两个串联机械振子的强耦合,同时也观测到了两个机械振子分别和量子点的强耦合,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纳米快报》(Nano Lett.16, 5456 (2016))上。该新型耦合机械振子器件也为研究电子-声子相干相互作用、电子长程耦合以及电子纠缠态提供了新的平台。利用声子作为飞行比特也为量子数据总线研究领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在实现了声子的长程耦合、长程传递的基础上,量子数据总线的研究还需要实现对声子的相干操控。机械振动高阶模式的研究对超灵敏传感器、声子的相干操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的多机械模式耦合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百千赫兹的低频谐振器,而要实现更灵敏的传感器,实现更快的声子操控,需要进一步提高谐振器的谐振频率。

针对高频声子操控的难题,郭国平研究组发现单根碳纳米管中不同方向的振动模式都可以工作在百兆赫兹量级,这两个模式可以通过额外加入一个参量驱动来进行耦合,且通过调节驱动功率可以实现从弱耦合到强耦合的线性调控,这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研究成果发表在7月13日出版的纳米学权威杂志《纳米尺度》(Nanoscale 8, 14809 (2016))上。研究组通过控制驱动微波的波形实现了机械振动中声子的相干拉比操作,观测到10次以上的拉比震荡,是目前实验上声子操作次数的最大纪录,此外拉比操作的频率大于500千赫兹,比此前的相关报道高出两个数量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纳米快报》(Nano Lett.17, ASAP (2017))上。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将机械振动冷却到量子基态之后,对声子的相干操控将在量子传感、量子信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系列工作是在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国平教授和邓光伟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主要由该实验室朱栋、孔伟成、李舒啸与清华大学姜开利研究组王新河等合作完成的。该系列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教育部的资助。

相关论文链接: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lett.6b01875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6/NR/C6NR02853E#!divAbstract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lett.6b04223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人类可能早在6万5千年前就已到达澳洲,这要比以往的认识早

    研究人员在采集样品(版权:David Vadiveloo)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人类第一次到达澳洲的时间已经被争论数十年。现在,研究人员发现证据表明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祖先至少在六千五千年前就已在澳大利亚北部活动。 该…

    2017-07-24
  • 双金属纳米结构实现了太阳能驱动有机合成性能的调控

    鉴于目前的能源危机,能耗需求是制约现代化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太阳能来驱动有机合成,有望替代传统的热催化技术,从而实现低能耗的化工生产。在该技术途径中,将太阳能转化储存为化学能,为缓解当前的能源…

    2016-06-01
  • 金属纳米颗粒助人造变色龙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长久以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想模拟出变色龙的皮肤,如今中国的科研人员做到了。一款机械人造变色龙能够借助皮肤上的金属纳米颗粒进行颜色变换,颜色范围几乎达可见光谱的所有色调。中山大学教…

    2016-02-18
  • 黑磷纳米薄片促进肿瘤治疗

    黑磷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晶体,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中密度最大、热力学最稳定以及性质最不活泼的一种。它是高聚的不溶性固体。它是用白磷在很高压强(12000大气压)和较高温度下转化而形成的[1]。 在黑磷二维材料的生物医…

    2016-12-02
  • 人类未来二十年最大的科技安全隐患

    就如同没有一种粒子名叫“量子”一样,也没有一种农作物能长出一种果实叫做“纳米”。要研究纳米安全,我们就先要确定研究的主体是什么。纳米,英语叫做nanometer,是一个长度单位,nano表示10的负9次方,因此一个纳米…

    2016-05-19 观点
  • 采用分子调控的自组装方式构建新型的超低场磁探针

    磁性纳米粒子在现代科学的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核磁共振成像、生物医药、催化、数据存储和环境保护等。通过调节粒子的尺度和几何外观以及分级有序自组装,可以获得磁性纳米粒子优异的特性,利用磁性纳米粒…

    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