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化石揭示貉的演化新谜团

(Nyctereutes)是犬科土著动物,特有于东亚地区,其形态和生态行为独特。具有较强的杂食倾向,下颌发育有特殊的次角叶,四肢和尾巴短粗,体型介于浣熊和犬之间。貉可在冬季蛰眠,这在犬科中极为罕见。它也是犬科中最早出现于欧亚大陆的一支,目前仅有两个现生种残存于东亚地区。

周口店化石揭示貉的演化新谜团
来源:Wikipedia

在地质历史时期,貉的踪迹遍布欧亚大陆,甚至曾远播至非洲。据统计,有10多个不同时期或地区的物种被确立。其中,中华貉是引人关注的一种化石种,十分繁荣而盛行于东亚地区。然而,对中华貉的分类一直备受争议,特别是中更新世时期的貉化石,尤以北京周口店出土的为代表。一些学者主张将其归入现生种,即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并认为它们可能是现生种的祖先。

然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疑虑。一些学者提出将日本岛屿的貉独立为一个隐形种,即N. viverrinus,这进一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各类貉化石标本的分类属性和地位的必要性。

对于周口店的貉化石,尤其是第一和十三地点的标本,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评估,是研究中的一大遗憾。近年来,中科院古脊椎所刘金毅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重新启动了对这些标本的系统性研究,探讨了其系统分类和觅食行为等多个学术问题。他们通过形态比较和牙齿测量等手段,揭示了这些标本的形态特征,发现其具有原始和衍生的特征,形态复杂性是分类问题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团队还发现,周口店貉在生态上有着独特的适应策略,表现为高度的肉食性。这与分子生物学数据相符,提示现生种群在觅食行为上可能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研究团队提出将周口店的貉归为一个新的化石种—裴氏貉(Nyctereutes peii)。他们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建种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为貉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研究论文:Jiang, H., Liu, J., Jiangzuo, Q. and Ning, J., 2023. The latest ancestor of extant raccoon-dog from Zhoukoudian, Beijing, China, highlights a complex or convoluted transition on the dietary habits. Historical Biology, pp.1-23.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同源?

    种子植物胚珠器官同源问题是植物演化生物学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也是我们重建包括化石类群在内的种子植物系统发育的基础。然而,种子植物五大现生类群:苏铁、银杏、松柏、买麻藤和被子植物的胚珠器官形态迥异,…

    2016-08-03
  • 古生物化石数据库

    如果你是一名化石爱好者,那么这个化石交互地图可能很适合你。 这个叫做 Paleobiology 数据库的网页工具是由来自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地理科学部带头研发。你可以根据不同地质时期来筛选不同的化石数据并且去了解学…

    2017-03-11
  • 法国新发现的化石揭示的五亿年前生物多样性

    据CNRS,研究人员在法国南部的黑山山脉山麓近年来发现了一处罕见的奥陶纪化石沉积物,这个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五亿年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前所未有的证据。这个发现地点位于卡布里埃尔(Cabrières),是一个地质学家和业…

    2024-03-04
  • 古代巨鹅的翅膀主要用来打架

    有一种已经灭绝的巨型鹅,生活在600万年到900万年前地中海岛上,科学家认为他们的翅膀主要用来打架,而非飞翔。 这种叫Garganornis的鹅重约22千克,直立高度有1.5米,可能曾是鸭鹅或天鹅属中最大的。它的骨化石在意…

    2017-01-18
  • 恐龙研究的开端:巨齿龙之谜

    两个世纪前,当英国斯通斯菲尔德采石场出土了一具巨大的爬行动物骨架时,它需要一个科学上的命名。事实上,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初,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巨大、奇异的骨骼化石引起了欧洲…

    2024-02-15
  • 科学家使用激光设备首次展现带羽毛恐龙真貌

    从化石准确地推敲恐龙外观向来都是个难题,因为它们被保存下来的通常只有骨骼。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文嘉棋博士联同合作伙伴利用一种崭新技术,根据已保存软组织的高清影像,为一种带羽毛的恐龙重塑了首个详细的身…

    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