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Nyctereutes)是犬科土著动物,特有于东亚地区,其形态和生态行为独特。具有较强的杂食倾向,下颌发育有特殊的次角叶,四肢和尾巴短粗,体型介于浣熊和犬之间。貉可在冬季蛰眠,这在犬科中极为罕见。它也是犬科中最早出现于欧亚大陆的一支,目前仅有两个现生种残存于东亚地区。
在地质历史时期,貉的踪迹遍布欧亚大陆,甚至曾远播至非洲。据统计,有10多个不同时期或地区的物种被确立。其中,中华貉是引人关注的一种化石种,十分繁荣而盛行于东亚地区。然而,对中华貉的分类一直备受争议,特别是中更新世时期的貉化石,尤以北京周口店出土的为代表。一些学者主张将其归入现生种,即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并认为它们可能是现生种的祖先。
然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疑虑。一些学者提出将日本岛屿的貉独立为一个隐形种,即N. viverrinus,这进一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各类貉化石标本的分类属性和地位的必要性。
对于周口店的貉化石,尤其是第一和十三地点的标本,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评估,是研究中的一大遗憾。近年来,中科院古脊椎所刘金毅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重新启动了对这些标本的系统性研究,探讨了其系统分类和觅食行为等多个学术问题。他们通过形态比较和牙齿测量等手段,揭示了这些标本的形态特征,发现其具有原始和衍生的特征,形态复杂性是分类问题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团队还发现,周口店貉在生态上有着独特的适应策略,表现为高度的肉食性。这与分子生物学数据相符,提示现生种群在觅食行为上可能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研究团队提出将周口店的貉归为一个新的化石种—裴氏貉(Nyctereutes peii)。他们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建种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为貉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研究论文:Jiang, H., Liu, J., Jiangzuo, Q. and Ning, J., 2023. The latest ancestor of extant raccoon-dog from Zhoukoudian, Beijing, China, highlights a complex or convoluted transition on the dietary habits. Historical Biology, pp.1-23.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