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的恐龙牙口不好,几个月就要换一次

七千万年前,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食肉性恐龙—马君龙(Majungasaurus),大约每两个月就要更换一次牙齿,这一发现震惊了研究人员。

吃肉的恐龙牙口不好,几个月就要换一次
位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的马君龙骨骼轮廓。来源:Wikipedia

实际上,马君龙的牙齿生长速度比其他食草性恐龙快很多,大约是2到13倍。这也反映了马君龙牙齿的磨损速度非常快,主要由于他们啃食骨头的原因,来自于猎物骨头重牙印的分布和尺寸,提供了有效的独立证据。

今天有些动物,包括啮齿类动物,也啃食骨头,这是他们吸收特定养分的途径,这也要求他们拥有坚固的牙齿。但是,马君龙的牙齿却与之相反。

虽然,曾经有数百种食肉性恐龙在我们的星球上到处游荡,但是目前我们只知道几种恐龙的牙齿生长速度。除了马君龙,最新的研究还分析了另外两种恐龙的牙齿生长速度,这可以更广泛地研究恐龙牙齿生长类型。

和树轮类似,恐龙的牙齿也有生长线,只是这生长线是按天计算的。研究人员在显微镜下测量恐龙牙齿化石的生长线,以此来计算牙齿的成熟度。同时,科学家们还用CT对大量完好的颌骨进行扫描,可更形象得对还没有长出来的幼牙进行观察。这些数据可以更好的评估恐龙牙齿的更换速度。

马君龙头骨CT扫描
高清地址

参考:
D’Emic MD, O’Connor PM, Pascucci TR, Gavras JN, Mardakhayava E, Lund EK (2019) Evolution of high tooth replacement rates in theropod dinosaurs. PLoS ONE 14(11): e0224734.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24734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新恐龙蛋化石类型在中国甘肃被发现

    我国甘肃省早白垩世地层中,出土了大量恐龙骨骼以及恐龙足迹化石,但是至今未有蛋化石的报道。在新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蜀康和浙江自然博物馆谢俊芳等报道了发现于…

    2016-03-31
  • 寻找生物大灭绝的线索

    白垩系-古近系(K/Pg)界线标志着新生代的开始,是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该界线记录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中五大灭绝事件之一,导致了海洋中菊石和箭石等生物的灭绝;同时,统治地球长达1.5亿年的(非…

    2017-05-23
  • 隐藏在琥珀中的恐龙

    之前就有报道科学家在琥珀中发现了蚂蚁、昆虫、和鸟的翅膀,如今研究人员又在琥珀中发现了动物——恐龙。 《Current Biology》于12月8日在网上公布这一发现,本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科研人员的邢立达和加拿大科学家等…

    2016-12-10
  • 从微观生长线探秘禄丰古猿的生长奥秘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禄丰古猿于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于云南禄丰石灰坝,其生存时代为中新世晚期。自禄丰古猿化石发现以来,其与早期人类演化历史的相关性备受国内外古人类学家关注。最近,中国科…

    2016-02-26
  • 牙齿和儿童的嗜睡有关?

    一项研究发现,牙齿不整齐或需进行牙齿矫形的青少年,有更大风险有日间过度嗜睡或患上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症(Obstructive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或SDB)。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的一份横向研究指出,近六成(59.7%)接…

    2016-07-17
  • 一座保存完好的恐龙“雕像”

    多数恐龙化石都分散为一块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将这些不同部位的化石拼在一起成完整的恐龙,搬进博物馆供人参观。 加拿大皇家特雷尔博物馆 在加拿大皇家特雷尔博物馆有这样一只恐龙化石,完整的像一座雕像。 这只恐龙…

    20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