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纳米技术治疗癌症

恶性肿瘤最大的危害来自于体内扩散,摧毁肺脏、肝脏等重要器官,导致组织功能衰竭,造成病人死亡。对于已转移的肿瘤,目前医学界尚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化疗是一种最常规的治疗手段,但其治愈率普遍不高,并且往往带来很强的副作用。纳米技术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比如说,具有生物靶向性、可提高药物的利用度、可实现诊疗一体化、以及多种药物协同治疗等等,因此,纳米技术有望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上海大学环化学院纳米所研究人员邓小勇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纳米药物,静脉给药后,50%的患有乳腺癌肺转移的小鼠生存了8个月以上,与人类的24年生存期相当。
新型药物体系示意图
新型药物体系示意图

该纳米药物体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生物可降解的多孔硅(iNPG),二是负载有传统化疗药物的高分子(pDox)。将pDox装载在iNPG的孔洞中,在生理条件下,pDox会从iNPG孔洞释放出来,形成20-80 nm左右的纳米颗粒,进一步进入并摧毁肿瘤细胞。

本研究在线发表后,Science网站对其做了相关报道(,引用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教授Steven Libutti医生评价,“这是一项非常有创新的研究,值得期待。”据悉,研究人员计划2017年进行相关临床研究。

邓小勇副研究员是本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相关研究是在美国康奈尔大学附属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研究所所长Mauro Ferrari和Haifa Shen两位教授指导下完成的。

(据上海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双金属纳米结构实现了太阳能驱动有机合成性能的调控

    鉴于目前的能源危机,能耗需求是制约现代化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太阳能来驱动有机合成,有望替代传统的热催化技术,从而实现低能耗的化工生产。在该技术途径中,将太阳能转化储存为化学能,为缓解当前的能源…

    2016-06-01
  • 使用表面配位修饰调控金属催化剂的界面电子结构

    据厦门大学,该校化学化工学院、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郑南峰、傅钢等课题组巧妙地运用了配位化学的概念,发展了利用表面配位修饰调控金属催化剂的界面电子结构的有效方法,大幅提高了铂催化剂的氢化催化选择性…

    2016-02-22
  • 采用分子调控的自组装方式构建新型的超低场磁探针

    磁性纳米粒子在现代科学的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核磁共振成像、生物医药、催化、数据存储和环境保护等。通过调节粒子的尺度和几何外观以及分级有序自组装,可以获得磁性纳米粒子优异的特性,利用磁性纳米粒…

    2016-05-16
  • 有机-无机杂化型钙钛矿纳米线制备及其光电器件应用的研究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朱嘉教授课题组在有机-无机杂化型钙钛矿纳米线制备及其光电器件应用的研究中取得进展,该成果Direct Conversion of Perovskite Thin Films into Nanowires with Kinetic Control for…

    2016-02-16
  • 科学家首次实现可塑性可调的石墨烯类突触器件

    近年来,随着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各种物理和技术上的制约使得微电子器件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类脑计算概念的提出,为微电子芯片的彻底革新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人脑中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不同的神经元之间又由突触所…

    2016-02-18
  • 光刻可以达到纳米精度

    提高分辨力一直是光刻技术发展的主旋律,由瑞利公式R=K1λ/NA可知,缩短波长是提高分辨力的有效手段。每次更短波长光刻的应用,都促使集成电路性能得到极大提升。而由焦深公式DOF=K2λ/NA2可知,提高分辨力总是以牺牲…

    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