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选择影响了种马的演化

Credit: Wikipedia
Credit: Wikipedia

人类在在近3000年前的铁器时代所进行的选择性繁殖可能是现代种马遗传DNA缺乏变化(这一特征在家畜动物中堪称绝无仅有)的原因。这一发现挑战了当前的认识,即现代马中母系DNA的高度多样性和父系DNA多样性偏低通常被解释为:马在驯化之初有着不平衡的性别比(即母马比公马多)。

当今世界各地估计有5600万匹马,它们的母系遗传的线粒体DNA的多样性十分巨大。然而,现代马的由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的变异却非常小,这一发现非常奇怪,因为近来的研究表明,马匹中Y染色体的多样性在过去要大得多。这一多样性在何时及为何消失就像马驯化过程可能受到何种影响一样仍然存在纷争。

来自德国莱布尼茨野生动物研究所的Saskia Wutke和同事在此对跨越以往约5000年,即从马匹的驯化早期至铜和青铜时代至中世纪的96匹古代欧亚公马遗骸中的16条Y染色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做了基因分型。他们的结果显示,马匹Y染色体缺乏父系多样性似乎始于3500年前左右的青铜时代晚期。当时发生的大规模人类迁徙需要用马进行运输交通。该多样性匮乏在铁器时代甚至变得更为明显。

通过另外几项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繁殖过程中人类所强行的对某些种马的刻意选取或排斥,可解释马匹遗传自父系的DNA多样性的丧失。此外,当现代马匹中存在的优势种马血统在铁器时代得到巩固时,罗马帝国改变了马匹的繁殖模式——他们在繁殖选择时将着重点易牝为牡,这可能会增加若干优选种马的繁殖成功,因而令它们的血统得到延续。

论文链接:Wutke et al. 2018. Decline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ancient domestic stallions in Europe. Science Advances Vol. 4, no. 4, eaap9691 DOI: 10.1126/sciadv.aap9691

本文来源于EurekAlert!, 但编辑对部分内容作了修改。

本文来自EurekAlert!,本文观点不代表沙鸥科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圣经也许错了,迦南人并没有灭绝

    希伯来人和迦南人的战争 (版权:Gamma-Keystone/Getty Images) 根据“希伯来圣经”所描述,迦南人的结局并没有好转。以色列人在逃离埃及抵达他们的领土后,踏平了耶利哥,“ 彻底摧毁了城里所有的一切 ”。古代文字表…

    2017-07-30
  •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身体在衰老,大脑也是

    如果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分裂细胞发生突变,它们仅能在有限数量的细胞中被发现,导致组织突变镶嵌

    2018-02-26
  • 科学家揭示染色质修饰涉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机制

    染色质修饰为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来调控基因的表达,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具有间质表型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二者皆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陶永光教授课题组在研究…

    2016-07-06
  • 科学家成功提取165万年前猛犸象DNA

    猛犸象,曾在非洲、亚洲、欧洲、北美广泛分布,是地球上曾出现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冰河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物种,然而,随着气候变化,适应寒冷气候的猛犸象逐渐减少,大约5000年前,最后一批猛犸象灭绝,也标志…

    2021-02-21
  • 中外科学家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

    2016年5月2日,《自然》(Nature)杂志以ARTICLE的形式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冰河时期的欧洲人群历史”(The genetic history of Ice Age Europe)。文章第一作者付巧妹…

    2016-05-05
  • 快讯!科学家证实了新的DNA结构

      当谈到DNA结构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双螺旋,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提出来的。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科学家的新研究结果表明,DNA秘密并不仅如此,它的结构也并非如此单一。他们…

    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