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扎针不疼”不再是形容护士技术高超的唯一标准

QQ图片20160614225326在过去,人们常用“一针见血、扎针不疼”来形容护士输液技术高超。但是,随着自我保健意识的提升,人们对静脉输液治疗护士的综合能力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近日,北京护理学会秘书长李春燕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近年来随着静脉治疗工具、技术、药物配置等的不断革新,临床采用静脉输液治疗时对输液产品的品质、输液器具的适用性和血管的保护等方面越来越关注,临床护理已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是涉及多学科、多层面的知识与技能。但由于我国各医院重视程度 、规范要求不尽一致,静脉治疗安全仍存隐患,因此,加快静脉治疗专科化、规范化发展迫在眉睫。

保障输液安全 高质量输液产品不可或缺

“静脉治疗在临床护理中是很常见的、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治疗方法。”李春燕说,“有些患者由于治疗需要往往是反复多次输液,一旦血管受损或大量输入低品质药液,都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现代临床护理中对血管的保护和输液品质的要求等尤为关注。新出版的《中国输液安全与防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首次围绕输液安全主题,从生产到应用,全方位的做了合理使用的规范和指引,其中也特别关注了在临床护理方面的需求和建议。”

李春燕说:“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来说,合理选择输液工具,保持血管通路畅通,保护血管,避免损伤,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对抗疾病甚至挽救生命的重要保障。高品质的输液能够在源头降低输液不良反应的危害,让患者放心,提升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安全。”

近期社会舆论广泛热议的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问题,即是一例。据悉,很多并发症是由于“吊瓶”中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微粒通过“吊针”进入人体,对于长期使用输液的患者,风险尤其明显。在《共识》中记述,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直径仅有5.0μm左右,大于5.0μm的微粒容易引起血管堵塞,轻者可能会造成血管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重者可造成血管局部堵塞供血不足,并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静脉炎或者肉芽肿。

据悉,首部《共识》中重点介绍的某药业BFS吹灌封一体化无菌生产技术,是目前国内应用于大输液生产的新型输液包装系统,其采用的A级洁净区域“三位一体”生产工艺,可最大限度降低不溶性微粒、内毒素等外源性污染风险,是安全输液生产技术的典型代表。

    静脉输液治疗逐步迈向多学科体系

众所周知,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护士的“看家本领”.李春燕说,“现在静脉治疗已不再是简单的‘扎针’,而是一项集多学科的专业,需要解剖学、药理学、生理学等等知识,因此,对于临床护士,不仅需要专业化、规范化培训,更需要同医生、药师共同交流配合,为患者选择最佳的静疗方案。”

“比如,对于需要长期及反复静脉给药的肿瘤患者,考虑到药物的强刺激性,经过对患者的有效评估后,来选择合理的输液工具,如PICC导管或者输液港等。输液港可植入体内,每次输液时只需针刺破皮肤,直接扎到输液港中即可,即可减少长期反复血管穿刺的痛苦,有效降低感染率,又可以随身携带,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而在输液过程中,还要注意药液渗透压过高对血管产生的刺激,比如很多静脉高营养药液,渗透压过高会引起患者疼痛和不适。”

“输液技术的提升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据悉,目前北京地区培养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已逾千人。”重视临床护士专科技术的培养是提升护理水平首当其冲的要务。“ 李春燕说。此外,李春燕提醒,患者也应科学对待输液,不要逢病必”输“.有些疾病是有一定病程的,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口服用药的风险要远低于是静脉输液。另外,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密切关注输液过程中身体的变化,如注射部位有出现红肿、疼痛,感觉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

此文来自于新华网。

论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6-06/06/c_129042487.htm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六一儿童节我们应关注的问题—-儿童虐待。

    重要事实 四分之一成年人自述儿时受过身体虐待。 每五位妇女中有一位、每十三位男性中有一位自述儿时受过性虐待。 虐待儿童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将造成伴随儿童一生的身心创伤,而对社会和职业产生的因果性效应最终可…

    2016-06-01
  • 世卫组织对消除艾滋病毒和梅毒母婴传播的四个国家作出验证

    世卫组织声明 2016年6月8日 世卫组织祝贺泰国和白俄罗斯消除了艾滋病毒和梅毒母婴传播。世卫组织还对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共和国分别消除了艾滋病毒、梅毒母婴传播表示赞许。 “确保儿童健康地出生,就使他们获得了可…

    2016-06-11
  • 医生有尊严,医改才有动力

    在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浙江拿出了新的医改路线图和时间表。值得关注的是,新出炉的《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在强调医改民生导向的同时,也将关注点投向了医务工作者,提出要制定符合行业特…

    2016-06-22
  • 护士–被医改遗忘的医疗关键群体。

    护理服务价格上调,护士薪资未涨 日前媒体报道,自6月起,山东公立医院改革放出“大招”,省属三甲公立医院将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其中一级、二级、三级护理日收费标准分别由原来的9元、6元、3元,调整为45元、3…

    2016-06-16
  • 广东罗定一名医生被患者捅伤 多脏器损伤出血约 2500 mL

    今天下午,据网友爆料,广东省罗定市素龙镇卫生院的陈志明医生被一名患者捅伤,伤及肝脏,出血达 2500 mL,在罗定市人民医院抢救。 丁香头条联系了罗定市人民医院的多名医生,证实情况属实,并进一步了解了事件详情…

    2016-07-08
  • 要吃饭还是要发展科技?

    这两天有两个科研界的事情的值得注意:一个是朱诺航天器进入木星轨道,一个是中国造的直径为500m的射电望远镜,这都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迈出的坚实一步,但网上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花巨大的经费去做和多数人没有…

    20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