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平衡态原始细胞模型探索生命起源

dsDNA与PLL形成的复合物微滴在电场下发生了(A)选择性吸附和融合,以及(B)释放小粒子的行为,(C)为机理图(Chem.Commun.,2015,51,1506)
dsDNA与PLL形成的复合物微滴在电场下发生了(A)选择性吸附和融合,以及(B)释放小粒子的行为,(C)为机理图(Chem.Commun.,2015,51,1506)

虽然早在35-4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生命,但迄今为止人们仍然无法理解生命在原始条件下如何起源。基于原始细胞模型的研究为剖析生命起源的机理提供了可能。生命是动态的,所有的生命过程都需要能量参与;没有能量流的存在,细胞会死掉。因此,原始细胞模型应该处于非平衡态,与环境之间存在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但目前广泛研究的以空心囊泡为基础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平衡态基础上的,与环境之间没有明显的能量流动。

考虑到直流电场在活细胞内外普遍存在,在组织的形态生成(Morphogenesis)和再生(Regeneration)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闪电或放电也被认为是在原始条件下合成分子的有效途径,北京大学梁德海课题组以DNA和聚赖氨酸(PLL)形成的复合物微滴为原始细胞模型,研究了该模型在电场下的动态行为。结果表明,双链DNA与PLL形成的复合物液滴在电场存在下发生了选择性的定点吸附、融合以及释放小粒子的行为;所释放出的小粒子的迁移率比自由DNA还要快2倍。这些现象在平衡态下是观察不到的。一种合理的解释是电场诱导的复合物的极化和歧化(disproportionation)。

当把双链DNA换成单链寡聚核苷酸(ss-oligo)时,所形成的复合物液滴在电场下发生了周期性的内分区化(sub-compartmentalization),尺寸和形状的动态调整,自发地释放和保留物质,有选择性地、定向从环境中摄取物质等与生命活动非常类似的行为。而且电场还能够脉冲式地增强在微滴中进行的酶反应。这部分工作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非平衡态原始细胞模型的研究有助于剖析生命起源的可能机理,对于丰富平衡态理论也有重要意义。

ss-oligo与PLL形成的复合物液滴在电场下的动态行为。(A)内部分区的三维重建结果;(B)在分区化过程中释放富含PLL的小尺寸粒子;(C)复合物在电场存在下有选择地从外部环境中定向摄取小分子,C1至C4所示分别为1,15, 30和45秒时刻的截图,标尺为10 µm;(D)在特定时间施加1分钟电场对酶级联反应产生的脉冲式增强效果
ss-oligo与PLL形成的复合物液滴在电场下的动态行为。(A)内部分区的三维重建结果;(B)在分区化过程中释放富含PLL的小尺寸粒子;(C)复合物在电场存在下有选择地从外部环境中定向摄取小分子,C1至C4所示分别为1,15, 30和45秒时刻的截图,标尺为10 µm;(D)在特定时间施加1分钟电场对酶级联反应产生的脉冲式增强效果

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的赵美萍教授、英国University of Bristol原始生命研究中心的Stephen Mann教授合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973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pdf/2015/cc/c4cc07537d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6/160215/ncomms10658/pdf/ncomms10658.pdf

(据北京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美国科学家欲在猪体内培育人类器官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最近决定继续他们的努力,在猪和羊等动物的体内培育人类器官。这项研究已经因为伦理问题遭受到严厉的批评,而且由于研究中涉及到动物与人类DNA的嵌合而得到关注。动物体内嵌合人类DNA也会引发人…

    2016-06-08
  • 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发现大脑“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农作物耐…

    2024-03-01 世烩
  • “垃圾DNA”并不垃圾

    在基因组中,有一种到处乱跑的“捣蛋鬼”DNA序列,可以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被称为“转座子”。曾被认为是“垃圾DNA”的转座子,近年来被发现其实是基因组的巧妙设计。近日,我校水稻团队熊立仲课题组…

    2017-03-12
  • DNA纳米材料辅助等温扩增方法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3月15日, 《英国皇家化学会评论》(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6, 45, 1738 – 1749)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夏帆教授课题组撰写的特邀评述论文。题为《纳米材料辅助等温扩增方法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2016-03-19
  • 快讯!科学家证实了新的DNA结构

      当谈到DNA结构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双螺旋,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提出来的。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科学家的新研究结果表明,DNA秘密并不仅如此,它的结构也并非如此单一。他们…

    2018-04-24
  • 遗传学期刊大规模撤销中国论文

    据英国《卫报》报道,学术出版商Wiley旗下的《分子遗传学与基因组医学》(MGGM)期刊撤销了18篇来自中国作者的论文。经期刊主编与出版商协调,此次撤销被认为是因人权争议引发的最大规模学术撤稿事件。 撤稿声明指…

    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