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基因编辑有望治疗血管损伤性疾病

长寿基因编辑有望治疗血管损伤性疾病

胚胎干细胞起源于胚胎时期。它不仅可以长期自我复制,还具有分化形成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潜力。

通过控制人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可修复或替换那些受损和“即将退休”的组织细胞,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糖尿病、骨髓细胞疾病、老年性退化症等多种疾病。

但是,干细胞治疗技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局限。如果贸然注入体内,很容易遭受来自疾病和衰老等微环境的攻击。

这些“人生地不熟”的干细胞很快就会消失在体内。即便有顽强存活下来的,也可能因为基因组不稳定而突变成肿瘤细胞,在细胞治疗中形成安全隐患。

为帮助干细胞更好地发挥作用,刘光慧团队利用基因编辑的方法同时解决了这两大难题

研究人员先用第三代腺病毒载体HDAdV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置换了人类干细胞中FOXO3基因第3号外显子中两个单核苷酸,实现了抑制细胞中FOXO3蛋白的磷酸化和降解,促进了FOXO3在细胞核内的聚集,该基因的转录活性得到提高。

又将其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膜)、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中膜)和间质细胞(血管外膜)。

血管像是身体中纵横交错的道路,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这些道路。如果道路老化,总是拥堵,血液不能及时输送到各个器官,器官很快就会“罢工”。

这些遗传增强的人类血管细胞就像是增强了装备的士兵,既提高了战斗力,又可以适应“战场”中恶劣的环境,随时准备支援体内老化损伤的细胞。

用于实验研究的小鼠腿部大动脉血管处被人为结扎后,向腿部输送血液的道路就被封住了。把遗传增强的血管细胞注射到腿部,相当于引入了一股有着强战斗力的外援。

和对照组中那些未经过遗传增强的野生细胞相比,这股外援有着更强的自我更新、抵抗氧化损伤及延缓细胞衰老等能力,可高效促进受损血管再生,迅速恢复缺血部位血流。

在机制方面,内源激活的FOXO3通过拮抗CSRP1基因表达介导对血管细胞衰老的抵抗作用。

研究人员还将多种致癌基因导入了遗传增强的血管细胞中,发现它也可以有效抵抗癌基因诱导的细胞恶性转化,这大大降低了利用这些细胞进行治疗的安全隐患。

“我们的研究从概念上证明了利用基因编辑策略获得优质安全的人类血管细胞的可行性。未来,这种策略可能会被应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糖尿病足、视网膜血管病变,以及其他血管损伤性疾病。”刘光慧说。

本文来自中国科学报,本文观点不代表沙鸥科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科学家成功在细菌上存了段GIF动图

    Nature期刊上一份近期的新研究显示,来自哈佛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将一张GIF动图储存在活生生的大肠杆菌上。

    2017-07-16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不用基因编辑就可以获得多能干细胞

    干细胞是现代医学的前沿。它们能够转化为不同器官的细胞,为多种疾病(如帕金森、糖尿病)提供了治疗的希望。但是用标准化的方式来制造各种所需的干细胞依旧是科学界的难题。继2014年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之后,瑞士…

    2016-02-15
  • 当CRISPR让你怀疑以前的实验结果可能有错

    这本是一个看似完美的计划。 Jason Sheltzer是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一位癌症生物学家,他寻找的是肿瘤生长所涉及的基因。他和同事计划使用备受欢迎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来让基因失去功能,以寻找能降低癌细胞扩…

    2017-05-20
  • 《自然》:两种新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

    据 Nature自然科研 微信公众号报道,12月22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题为“New CRISPR–Cas systems from uncultivated microbes”研究,该研究报道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ennifer Doudna实验室 最新发现的两种CRISPR-Cas…

    2016-12-26
  • 科学家首次揭示细菌表观遗传修饰的协同与互作

    除DNA甲基化之外,细菌DNA的硫修饰也是细菌抵御外源限制性所装备的另一套全新的细胞防卫机制,然而彼此所防御的限制性是完全独立的。它们都能增强细菌抵抗外源DNA入侵的能力,但DNA甲基化修饰发生在碱基上,而DNA硫…

    2017-05-03
  • 基因编辑有望治疗遗传病

    洛杉矶JOLLA-Salk研究所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来纠正影响基因如何表达的DNA化学标签中的致病异常。这些类型的化学修饰,统称为表观遗传学或外源基因组,越来越被认为与发育和疾病中的基因组序列本身一样重要。…

    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