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首次尝试直接在人体内编辑DNA

近年来CRISPR 技术带领基因编辑研究飞快进步,试图改变基因来治疗相关疾病的实验也不在少数

美国科学家首次尝试直接在人体内编辑DNA

文/Mia

根据Associated Press报导,11/13在美国加州,一名患有韩特氏症候群(Hunter Syndrom,粘多糖症Ⅱ型)的44岁男子Brian Madeaux参与测试,透过体内基因编辑,试图一劳永逸地治好基因变异疾病。

本次疗程由Sangamo Therapeutics 公司进行,以点滴注入锌指蛋白及用来修正的基因,到达患者的肝脏处,并直接找到并切下欲修正的基因段落,再贴上正常的基因。近年来CRISPR 技术带领基因编辑研究飞快进步,试图改变基因来治疗相关疾病的实验也不在少数,然而基因编辑都是先在实验室编辑完成,再注入患者体内,尽管这个做法可以事先确保基因编辑正确以降低风险,不过仅适用于容易在体外编辑的疾病,而且有的效果无法持续;也有的新基因被身体当作多余的零件,无法准确控制插入DNA 的位置,甚至因此导致癌症。

锌指核酸酶技术是在CRISPR 风行前就存在的另一种编辑技术,这也是锌指核酸酶技术首次用在韩特氏症候群临床试验。韩特氏症候群患者一种用来分解特定碳水化合物的酶,若测试顺利进行,锌指蛋白就能在体内精准地剪下造成疾病的基因,并在正确的位置贴上新基因。

这次试验目标只需修正患者肝脏1% 的细胞即可,至于是否成功,三个月后就能见分晓。尽管目前动物试验相当乐观,不过以过去基因编辑的经验,变数很大,而且一旦出错就没有回头路。

不论结果如何,此试验都是基因疗法的一项创举,而对已经历姆囊肿、脊柱压迫矫正、疝气、胆囊、眼、耳等多达26 次手术的Madeaux 来说,他表示自己愿意承担风险,希望能帮助自己和他人。

 

本文来自InSide,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沙鸥科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硬膜外麻醉后下肢神经损伤一例

    患者,女性,22岁,体重45kg。因先天性阴道闭锁拟行阴道成形术。术前无心肺疾病,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既往无腰腿痛及下肢运动感觉障碍等病史。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经L2-3穿刺,向骶尾部置管3.5cm穿刺过程顺利…

    2016-07-20
  • 臂丛麻醉后呼吸停止

    患者,男性,26岁,体重57kg,因外伤后右肩部疼痛活动障碍2小时来院,诊断为右肱骨骨折并脱位入院,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拟行右侧肱骨髁上骨折并脱位手法复位。术前访视无异常。入室后血压120/60mmHg、心率85…

    2016-07-30
  • 新生儿宝宝的脐带护理

    新生儿宝宝的脐带护理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亲的重要纽带,也是胎儿从母体吸取营养、排泄代谢物的通道。胎儿自母体娩出后,脐带被助产士剪断、结扎,并留下残端直至脱落。正常情况下,从出生剪断脐带到根部脱落约需7…

    2016-06-16
  • 常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窍门

    临床医生经常会用到一些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方法和药物配制每个医院,每个科室,甚至每位医生都各有千秋。阜外医院的李运涛医生给大家介绍了一种快速的计算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的方法,在此想大家强烈推荐。 资源…

    2016-05-29
  • 病例讨论:巨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讨论主题THEME 巨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参与群组GROUPS 中国麻醉~肿瘤麻醉病例讨论群 中国麻醉~老年麻醉病例讨论群 中国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病例讨论群 中国麻醉~超声病例讨论群 中国麻醉QQ主群:4238928…

    2016-06-04 临床技术
  • 术中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麻醉医生应在术中时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病人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某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处理,病人的状况将迅速恶化并危及生命。 术中可能发生的危急事件是指重要生命体征的剧烈波动和…

    2016-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