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对青藏高原北部河流水化学的显著影响可追溯到8Ma

粉尘对青藏高原北部河流水化学的显著影响可追溯到8Ma

临夏盆地

青藏高原北部隆升被认为是亚洲季风-干旱环境耦合系统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我国西部广泛发育的风尘沉积被认为与青藏高原北部隆升过程密切相关。现代高原北部干旱区河流水化学研究表明春季沙尘暴是影响河流溶解组成分季节变化的关键因素,因而在研究内陆干旱区化学风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粉尘组分的贡献。然而现代粉尘沉降的显著水文作用在地质记录中难以有效识别,因此,我国现代西部干旱区水文受粉尘作用的诊断特征和形成历史尚不清楚。

鉴于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方小敏研究员、杨一博博士后与法国科学家Albert Galy等人合作,对青藏高原东北部临夏盆地发育古土壤的一套晚中新世河流相沉积结合蒸发岩、硅酸盐的各类常量、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以及矿物及薄片分析,开展了细致的自生碳酸盐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分析。研究首先揭示了~8Ma高原东北部隆升主要控制了区域化学风化和气候变化过程。进一步通过自生碳酸盐Mg/Ca-Sr/Ca协变关系在~8Ma前后的显著差异,逐步排除各类潜在影响因素后,建立了水溶液在碳酸盐分离结晶过程中与粉尘输入组分不断混合的自生碳酸盐形成模型,并得到现代风尘组分微量元素、Sr同位素和硅酸盐Nd同位素的验证。

上述研究揭示了粉尘输入控制了~8Ma以来临夏盆地河流水化学组成。因此,现代高原东北部干旱区水化学受粉尘输入控制的格局可以至少追溯到~8Ma,而该时期高原东北部的显著隆升及内陆干旱化加强过程是其最终控制因素。

论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1018216304278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2821X17300699

(据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青藏高原东北缘存在地壳流?

    印度-亚欧板块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隆升,是新生代以来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过程塑造了“世界屋脊”的壮丽地貌,改变了亚洲的环境,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演化。然而青藏高原的隆升变形机制尚不完…

    2021-04-08
  • 地震: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

    作者:何建坤, 王卫民/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行星地球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其中,地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最重大自然灾害之一。2022年6月1日和2022年6月10日,在四川芦山地区和四川阿坝地区相继…

    2022-06-12 地震
  • 地震发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春节期间,多种多米诺骨牌的影像出现在电视或网络上,从画面可看出,骨牌瞬间依次倒下的场面蔚为壮观,其间显示的图案丰富多彩,令人惊叹,给人们带来了无穷乐趣。其原理是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

    2021-01-31
  • 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变化与水量平衡

    湖泊、积雪、冰川与河流是青藏高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闭流域湖泊是连接大气圈、冰冻圈、水圈、生物圈的纽带。湖泊对气候变化敏感、快速响应流域环境变化。青藏高原湖泊主要分布在内流区(即羌塘高原,封闭流…

    2017-05-05
  • 气候变暖危害青藏高原草地稳定性

    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立的大型增温-控水实验平台 植物群落生产力的稳定性(年际波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群落稳定性主要与物…

    2017-05-16
  • 藏南冰湖记录冰川活动

    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冰川不断的倒退或前进,因而冰川的活动则记录的气候的变化活动。 藏东南地区是中国季风温冰川分布中心区之一,该地区冰川正经历剧烈退缩。然而较长时间尺度上冰川变化的记录和原因分析研究不足。…

    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