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长达35米的恐龙化石,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

科学家发现长达35米的恐龙化石,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

 

新发现的六只恐龙骨骼化石可能是曾经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这些化石是在阿根廷的同一巴塔哥尼亚采石场发现的,包括椎骨和肋骨骨骼,分别来自六只年轻的成年恐龙。这个物种被称为Patagotitan mayorum,它的体重达62吨,从鼻子到尾部超过35米。

如果将它画下来,你会发现这个动物相当于七只大象,或者至少两辆公交车,或是半个足球场的,或介于一个标准的游泳池和一个奥运游泳池大小,它比30米长的龙眼龙和蓝鲸还要长。

Patagotitan大概生活在1亿年前,处于白垩纪,是一种蜥脚类动物,它拥有长尾巴和脖子。

该物种曾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与其相似的阿根廷恐龙的重量超过80吨,但来自阿根廷的古生物学家古奇奥里奥博物馆的Jose Carballido说,椎骨化石表明,阿根廷恐龙的重量实际上比Patagotitan还小10%。

论文链接: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寻找生物大灭绝的线索

    白垩系-古近系(K/Pg)界线标志着新生代的开始,是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该界线记录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中五大灭绝事件之一,导致了海洋中菊石和箭石等生物的灭绝;同时,统治地球长达1.5亿年的(非…

    2017-05-23
  • 最古老的鸟类食团揭示早期鸟类的消化系统

    2016年4月29日,《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与舒柯文的研究成果。他们报道了一件保存有食团的反鸟类化石,这是迄今最古老的有关鸟类食团的化石记录。…

    2016-04-30
  • 窃蛋龙胚胎新化石现于江西赣州

    窃蛋龙类是手盗龙类恐龙的一支,对于了解兽脚类恐龙的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年3月25日BMC Evolutionary Biology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课题组首都师范大学王烁等对新发现于江西赣…

    2016-04-05
  • 中国华南发现奥陶纪末间冰期沉积物证据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华南是全球上奥陶统赫南特阶底界“金钉子”所在地,是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及其后残存、复苏与再辐射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然而,长期认为区域内赫南特期唯一的碳酸盐岩地层(以观…

    2016-03-01
  • 科学家使用激光设备首次展现带羽毛恐龙真貌

    从化石准确地推敲恐龙外观向来都是个难题,因为它们被保存下来的通常只有骨骼。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文嘉棋博士联同合作伙伴利用一种崭新技术,根据已保存软组织的高清影像,为一种带羽毛的恐龙重塑了首个详细的身…

    2017-03-13
  • 早中新世发现犬熊类化石新材料被发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王晓鸣等2015年我们在内蒙古中部早中新世敖尔班组下红层中首次发现一枚犬熊类的左上第一臼齿,这颗臼齿虽然零星,但非常特征,属犬熊科(Amph…

    2016-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