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克隆杂交水稻不孕基因

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转自《科学通报》)
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转自《科学通报》)

水稻是自交作物,人类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传统的方法是依靠自然突变和人工选择获得对当地自然和栽培环境具有良好适宜性的优良水稻品种,或者改良栽培技术。后来人们发现水稻也具有杂种优势,但是其特殊的花结构导致无法在田间大规模生产杂交种。1966年袁隆平先生发文提出了利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的方法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的理论构想,10年后三系杂交稻开始在中国大面积推广种植。1973年石明松先生在湖北沔阳(现仙桃)农垦58的大田中发现的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拉开了两系法杂交稻的序幕。农垦58S具有长日照条件下不育,短日照条件下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所以长日照下可做不育系,短日照下做保持系,一系两用,大大简化了杂交过程。

长期以来,国家也将两系杂交稻研究和应用在多个重大计划中作为重点予以支持。1989年首个基于光敏不育水稻的两系杂交稻培育成功,二十几年来,两系杂交稻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为水稻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张启发课题组从1987年开始水稻光敏不育基因的研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确定了农垦58S的光敏不育特性由pms1和pms3两个位点控制。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努力,2012年他们报道了导致农垦58突变为农垦58S的光敏感雄性核不育基因pms3克隆的研究成果。最近在pms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方面又取得了新成果。

12月13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刊发了题为“PMS1T, producing phased small-interfering RNAs, regulates photoperiod-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in rice”(PMS1T产生phasiRNA,调控水稻光敏雄性核不育)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克隆到了水稻控制光敏雄性核不育的基因pms1,并对其功能进行了解析。华中农业大学范优荣博士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张启发教授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指出pms1是不完全显性基因,编码一个长链非编码RNA。pms1的转录本PMS1T能够被microRNA2118识别并介导剪切,形成一串21-nt的小RNA。这些小RNA在基因组上串联、首尾相连,也被称为phasiRNA(phased small-interfering RNAs),是植物所特有的。农垦58S与可育品种在pms1区间存在一个突变的碱基,位于剪切位点下游的24 bp,这一突变导致了农垦58S在长日照下能产生更多的phasiRNA,从而造成雄性不育。

非编码RNA的功能是目前生命科学中最前沿的领域之一,phasiRNA是非编码RNA中发现的最新成员,目前对于其生物学功能知之甚少。本研究首次揭示phasiRNA是有功能的,而且控制重要的农艺性状。以往大家一直认为光敏感雄性不育性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本研究揭示pms1为不完全显性,刷新了对遗传学上显隐性关系的认识。该研究结果对其他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及两系不育系的培育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论文链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6/12/13/1619159114.abstract

(据华中农业大学)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棉花抗黄萎病的克星

    棉花黄萎病是由土壤病原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所引起的一种植物维管束病害。该病具有分布广,危害重,病原菌存活时间长,化学农药难于防治等特点。多年以来,棉花黄萎病严重威胁着棉花的…

    2016-03-10
  • 癌症化疗后的病人为什么会掉头发?

    (图片来自网路) 脱发是癌症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数的病人常常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和担忧。 化疗药物具有主动靶向特性,能杀死快速生长的细胞,如癌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似,毛囊是一个高活性的组织结构,其内存在着…

    2017-09-10
  • 遗传学期刊大规模撤销中国论文

    据英国《卫报》报道,学术出版商Wiley旗下的《分子遗传学与基因组医学》(MGGM)期刊撤销了18篇来自中国作者的论文。经期刊主编与出版商协调,此次撤销被认为是因人权争议引发的最大规模学术撤稿事件。 撤稿声明指…

    2024-02-16
  • 探索影响植物杂种优势的因素

    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生物学现象,指遗传结构不同的两个群体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已被广泛应用到作物育种中。植物杂种优势机制解析一…

    2016-07-13
  • 圣经也许错了,迦南人并没有灭绝

    希伯来人和迦南人的战争 (版权:Gamma-Keystone/Getty Images) 根据“希伯来圣经”所描述,迦南人的结局并没有好转。以色列人在逃离埃及抵达他们的领土后,踏平了耶利哥,“ 彻底摧毁了城里所有的一切 ”。古代文字表…

    2017-07-30
  • 科学家揭示Polycomb复合物促进转录的新功能

    3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赵允研究组以及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魏刚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A p…

    2016-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