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人还没被驯化,而你却被它驯服了

猫和人的关系中,应该是猫主动找人类为伴,但客观上这种关系是互惠互利的,之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带着它们跋涉旅行,扩展了猫咪的地盘

喵星人还没被驯化,而你却被它驯服了
(作者:黄贞祥/CASE 报科学)

人类最钟爱的毛小孩之一: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

猫的祖先是「非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 lybica)。比利时鲁汶大学的Claudio Ottoni、法国雅克莫诺研究院(Institut Jacques Monod)的Thierry Grange和Eva-Maria Geigl等人召集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采集猫咪DNA样本。它们有些来自石器时代的遗址,或者从古埃及木乃伊和维京人墓穴中挖掘出来。科学家们最终分析了生活时间横跨约9千年的209只猫咪的线粒体DNA(mtDNA)。利用母系遗传的mtDNA来追踪猫咪的演化历程。研究发现发表在《自然生态和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上。

过去大家认为古埃及是第一个驯养猫的文明。从考古证据可知,它们早已占据了古埃及人生活,甚至成为膜拜对象。猫咪不但在古埃及壁画中可见,死后还可能被制成木乃伊。然而,遗传证据显示,在比古埃及还古老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驯养猫咪了。猫咪并非天生懒洋洋,它们的祖先被驯养前后的数千年里,都在商船、农庄、粮仓中辛勤地捕鼠呢!

猫和人的关系中,应该是猫主动找人类为伴,但客观上这种关系是互惠互利的,之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带着它们跋涉旅行,扩展了猫咪的地盘。在上万年的历史中,有两次人类驯养猫的记录,第一次发生在近东地区,大约9,000年前,近东文明发源地的人类远祖开始驯养野猫。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结束了狩猎采集浪迹天涯的生活,开始种植农作物并搭建村落定居。丰盛的农获吸引鼠辈聚集,也招来野猫到村落里捕鼠。猫咪开始在那些地方流连忘返,慢慢地成就了人类和猫咪间经久不衰的关系。

第二次发生在大约3,600年前的古埃及。古埃及人可能发现猫咪能在粮仓抓老鼠,间接能够保护谷物。这波养猫风潮造就了猫咪的二次驯化,人择挑选出愈来愈多地域观念较弱的猫咪。即便埃及于公元前1700禁止买卖猫,猫咪仍在地中海区域受到欢迎。

古罗马时期,猫咪进入欧洲。在维京时期开始时,埃及猫的领土进一步大幅扩张,波罗的海的维京海港亦能发现猫的踪迹,显示它们是维京船上的一员,进一步北上到斯堪地纳维亚。老鼠在船上不仅吃掉粮食,还会啃咬绳索,对以海为家的人而言是个大灾难,因此在受鼠患影响的船上特别盛行养猫。猫咪随着商船的轨迹迅速扩散到世界其他地区,现在地表上除了南极洲,到处都有家猫。

数千年来,人类养猫的主要是因为它们是捕鼠高手,可以保护粮仓内的农作物或船上食物。要到相当晚期人们才开始对猫咪的外表产生兴趣。大约14世纪,土耳其西部出现皮毛呈虎斑状的家猫,而这种毛色源于基因变异。显示人类在跟猫咪共存了多个世纪以后,才开始育种家猫,使它们有特定外表或行为。

随后几百年,虎斑猫在全世界开枝散叶,约八成现代家猫身上都带有虎斑DNA,而猫的价值也从它们的实用技能转到外表长相。猫的育种和选汰主要从19世纪开始。现在家猫有许多不同品种,外观和皮毛各具特色,有无毛、卷毛、长毛的等等。养猫风潮也迅速席卷欧亚,猫咪逐渐成为宠物。

喵星人大部分时间在家里被宠着,许多人因为猫咪的萌态,自愿担任猫咪的「铲屎官」。亦有科学家认为,现代家猫仍未完全驯化,人类被猫咪驯化的程度恐怕更高,所以有些人会沦作「猫奴」。家猫外表看来跟野猫相似,只是比较能容忍人类和其他猫咪。狗狗会被选作特定任务,使它们在驯化过程中因人择而变得和祖先非常不同,但这并没有在家猫身上发生。

论文链接: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本文来自CASE 报科学,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沙鸥科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骨髓多能干祖细胞与遗传性疾病有密切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前飞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 杨逢春教授合作,揭示了Bohring-Opitz综合征的胚系新生突变基因ASXL1在骨髓基质多能祖细胞功能和骨骼发育维持中…

    2016-06-17
  • 人类终于知道茶的味道为什么不一样了,科学家首次成功破译茶树基因组

    茶是自从公元3000年前世界上最为古老也是最为广泛饮用的含咖啡因软饮料,目前全球160多个国家的30亿人喝茶爱茶。茶作为最早饮料的可信记录可以推至公元前三世纪我国的商代;传说神农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神农氏因此被…

    2017-05-25
  • 只有单爪的阿尔瓦雷斯龙

    手指或脚趾数目的减少,在四足动物演化历程中出现过很多次。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马化石序列”(即一系列从原始到进步的马类化石,它们揭示了马类演化中四肢指/趾逐渐减少到一个的过程)。8月2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

    2018-08-26 古生物学
  • 基因编辑有望治疗遗传病

    洛杉矶JOLLA-Salk研究所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来纠正影响基因如何表达的DNA化学标签中的致病异常。这些类型的化学修饰,统称为表观遗传学或外源基因组,越来越被认为与发育和疾病中的基因组序列本身一样重要。…

    2017-05-14
  • 老年痴呆症患者有望可以恢复记忆

    这一发现可能是革命性的,它有可能促使开发新药,以帮助恢复记忆。

    2017-07-29
  • 科学家揭示酵母在反应激活状态时三维结构

    2016年12月16日,生命中心施一公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再发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为《酵母剪接体处于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结构》(Structure of a Yeast Step II Catal…

    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