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医生,80后居然是主力
医疗行业发展、利润增长缓慢是很多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离职的一个主要原因。丁香园2015年中国医疗机构医生流失调查结果显示,流失医生中,26-35岁之间的医生占65.5%,也就是说“80后”医生是医生离职的主力军。80后这个年龄段的医生处于个人打拼期,很容易把自己的职业跟外界其他行业对比。相比之下,学医周期长、付出相对比同龄人更多,收入却比金融、计算机等行业增长趋缓,年轻医生内心难免不平衡。
据调查显示,一级医院中,45.4%医生有离职意愿,二级医院58%的医生有离职意愿,三级医院中这个数字高达63.4%。三级医院竟然有超过六成医生想离职,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另外,调查显示,医生转行原因排名第一位的是工作负担过重、缺少休息时间,对收入情况的不满排名第二,第三大原因是工作压力大。据北京协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介绍,调查显示,只有40.5%医生休满法定的假期,只有35.8%的医生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65%医生表示负担过重,80.1%的医生表示睡眠不足,而有时间锻炼的医生更少,只有15.4%。医护人员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贡献,自己的健康却在透支。
关于医生的收入方面,根据丁香园的统计,2015年医生人均年收入为7.7万元,平均每月6416元,人均年终奖3179元。而医生期待的人均年收入为17.4万元,这个期望值并不过分。但是,即便是在收入很微薄的情况下,过去一年依然有24%的医护人员曾经为患者垫付医药费,而且还有近15%的医护人员由于患者欠费被医院扣发工资。
离开公立医院之后,医生都去哪了?
调查结果显示,医生可能的体制外去向有三个,分别是:1.制药企业,特别是跨国药企。很多制药企业发现,自己的销售人员越来越难和医生交流,对销售人员的医学背景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很欢迎医生来药企做销售。2.私立医疗机构。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越来越多的私立医疗机构也在提高待遇和公立医院竞争人才。3.互联网医疗平台。从2014年开始,越来越多互联网医疗平台出现,通过咨询、问诊等,撬动公立医院内的医生资源,帮助患者打破信息不对称。例如,平安好医生,现在有1000名全职医生每天对着电脑回答健康问题。但是这种情况也存在一个问题:医生一旦离开临床,就会感受到自己临床技能的脱节,因此互联网平台的医生流动特别大。
在不增加财政支出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医生收入
从各项调查的结果来看,薪酬待遇是影响医护人员满意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提到钱,很多管理者认为财政支持不够,怎么可能给医护人员涨工资?但是,北京协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解决待遇问题、让医生有尊严的出路不在于请求财政增加支出或增加编制,关键在于提高医院与付费方的议价权。“我们需要争取的不是钱,而是权,是我们和支付方的议价权,”刘远立说。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医院需要的不是低声下气地求人给钱,而是提高自己的水平,增加自己跟支付方谈判的筹码。
除了议价权,刘远立还给出了另一个建议:利用社会多元化的支付能力,差别化收费。据刘远立介绍,新加坡的医院把床位分为四个不同的档次,各档次环境不同,医护人员水平不变,因此收费差别巨大。这种情况下,医院不需要财政补贴也能有一个不错的收入,医生的待遇也可以相应很高。
留住医生,看看这些走心医院怎么做?
对于留人来讲,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高薪也并非留人的唯一出路。作为地方医院,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罗杰认为,名牌、高薪吸引来的人才未必留得住,“用钱买到的东西都不值钱。”太和医院的人才战略重在走心。医院从医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每年都拨出100万元给6位员工提供出国学习机会,并提供生活补贴。与此同时,医院还在不断提高自己这个平台,两年内已经成为了西安交通大学唯一一家省外附属医院,为医院的人才提供更高、更广阔的平台。
医院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最后被别人挖走,这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罗杰不这么认为,医院培养的不只是人才,而是“太和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心系太和。在太和,每一位员工离开医院时,太和都会送上一份影集,记录这位员工在医院的点点滴滴。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把员工和医院深深联系起来,“有的人离开后心有愧疚,一直惦记太和,反而给太和介绍了更多的资源。”
留住人才,提高医生待遇,大医院有大策略,小医院也有小医院的办法。走心的办法必然能培养起医生的归属感,互相担待,必然形成良性的循环。
本文转载自医学创新网。
论文链接:http://www.yixue360.com/periodical/PeriodicalNewsView?action=41558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