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保留最长的恐龙行进道路

世界上保留最长的恐龙行进道路

2009年,古生物学家在汝拉山脉的一个法国村庄普拉涅(Plagne)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脚印,从那以后,科学家一直在忙于仔细挖掘现场,发现更多的轨道。巨大的恐龙图案共同组成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蜥脚动物轨道,超过150米。

最初的蜥脚类动物脚印是由Oyonnax自然学家协会的成员发现的。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由里昂生态学实验室(Géologiede Lyon)监督的一个小组探索这一片占地3公顷的草地。最终,古生物学家得知脚印构成了超过155米的110步轨道。

这是蜥脚类恐龙,曾经走过地球的最大的恐龙,在路面上留下深深的印迹。从脚印所在的石灰石层看来,古生物学家估计这些印迹是在1.5亿年前在侏罗纪早期提通时代形成的。

世界上保留最长的恐龙行进道路

关于蜥脚类动物的描述,通常是大型的,四条腿,吃植物的恐龙,长达30米,重达50吨。对他们来说,唯一“小小的”是它们相对于身体的非常小的头部,脑部比较小。

在普拉涅挖掘出来的印迹被一只蜥脚类恐龙留下,脚长94〜103厘米,总长达3米,其中包括每步移动的泥环。这些印花保存得非常好,以至于它们仍然具有五个不同的椭圆形脚趾标记,而手印的特征是五个圆弧形的手指标记。

根据生物识别分析,这种蜥脚类动物可能长35米,重达35至40吨。平均步幅为2.8米,以4公里/小时的蜗牛速度缓慢前进。它属于一种叫Brontopodus plagnensis的物种  。 

在这段时间里,普拉涅周围的地区显得截然不同,坐在一个巨大的碳酸盐平台上,淹没在温暖的浅海中。蜥脚类动物的存在表明这个地区可能被许多岛屿遗弃。这些岛屿为巨大的恐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当海平面下降时出现的陆地连接着这些岛屿,并提供大小的动物可以迁徙的走廊。

 

来源: ZME Science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中国华南发现奥陶纪末间冰期沉积物证据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华南是全球上奥陶统赫南特阶底界“金钉子”所在地,是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及其后残存、复苏与再辐射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然而,长期认为区域内赫南特期唯一的碳酸盐岩地层(以观…

    2016-03-01
  • 来自远古白垩纪的琥珀 化石 ,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龙?

    中美加科学家团队在北京宣布,他们在缅甸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一只有史以来已发现的最小的恐龙 化石 。胡冈谷地的鸟类琥珀包裹体较为丰富,对了解鸟类演化帮助很大。尽管该标本尺寸很小,但它的牙齿比其他所有的古鸟类都多。眼骨的开孔(眼圈的内径)表明,眼齿鸟的活动模式为白天型。

    2020-03-13
  • 4.1亿年前水中掠食者

    2016年6月3日,美国《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课题组卢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高精度CT扫描技术,他们对4.1亿年前的掠食鱼类箐门齿鱼的精细脑腔结构进行详细研…

    2016-06-07
  • 江西萍乡上栗县发现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杨家湾1 号洞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点在我国南方诸省十分常见,但在江西省界内以往仅有零星报道。在近一期《人类学学报》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号文研究员和江西省萍乡博物馆邹…

    2016-07-08
  • 甘肃临夏盆地发现福氏三趾马

    福氏三趾马,来源:邓涛博客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丰富,之前的研究将其概括为晚渐新世巨犀动物群、中中新世铲齿象动物群、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以及早更新世真马动物群,尤以三趾马动物群和真马动物群的…

    2017-05-23
  • 中国华北发现距今15.6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报道了距今15.6亿年前的、个体长达30 厘米以上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这是关于地球早期生命演化…

    2016-05-20